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30个字。

  1 《新闻两则》
  一、课前自学
  (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比喻力量非常强盛,声势非常浩大。
  高屋建瓴(líng):在屋顶上把瓶子里的水往下倒。形容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有利形势。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
  气势磅礴(páng bó):形容气势雄伟壮大。磅礴,盛大的样子。
  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
  回肠荡气:形容乐曲文章等非常动人。
  溃(kuì)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歼(jiān)灭:消灭。
  击溃:打垮;打散。
  封锁:采取军事措施,使不能通行。
  管辖:管理;统辖(人员、事务、区域、案件等)。
  (二)知识积累
  1、简介“新闻”:
  (1)定义:新闻是报纸最常用的文章样式。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有教育、认识、移情作用)的事实。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讲,就是指消息。
  (2)特点:
  真实性、时效性,语言简明准确性。
  (3)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结构:
  标题(正题、引题、副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
  (5)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背景简介:
  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