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60字。
《长亭送别》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元杂剧的文化常识,了解作者和本剧剧情。
2.赏析语言艺术,重点赏析曲词的情景交融。
3.析人物形象。
1.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
张珙 筵席 玉骢 迍迍
金钏 叨叨令 靥儿 揾泪
挣揣 禾黍 蹙眉 谂知
咽下 玉醅 白泠泠 熟稔
蜗角 吁气 贵赓 罗帏
绣衾 青鸾 栖迟 栖栖
2.“长亭送别”这折戏写莺莺、红娘、老夫人等到十里长亭为“上朝取应”的张生践行,通过19支由崔莺莺主唱的曲词,展现了一幅凄美动人的离别图,刻画了莺莺送别时的心绪,为莺莺形象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折戏可以分为四个场面,结合课文内容划分层次,把握崔莺莺的内心情感。
送别途中:【 】——【 】
长亭饯别:【 】——【 】
临别叮嘱:【 】——【 】
惜别目送:【 】——【 】
在四个场面中莺莺的感情变化: → → → (各用一个字概括)。
五、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一)借景抒情是王实甫在“长亭送别”中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分析下面几首曲词,作者怎样借景抒情的?
1.赏析【端正好】其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是怎样情景交融的?
2.《长亭送别》一折,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情、景描写真正达到“交融”的高度。【滚绣球】一曲正是情景交融的典例,试作赏析。
3.【一煞】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古道烟霭图。其作用是否与开头【端正好】所写相同?
4.【收尾】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用了何种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二)恋恋不舍、痛苦担心是夫妻分别是的人之常情,莺莺在送别张生时还有一种特别的心情是一般情侣分别时不一定有的,是什么之情呢?一起品读【朝天子】。思考:
1.在这里,崔莺莺还表露了这样的情感?结合曲词具体分析。
2.她这种对爱情的认识在课文中表现了多次,请分别找出表现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思想的句子。
(三)各抒己见
《西厢记》第五本写张生高中状元,衣锦还乡,莺莺“金冠霞披”,有情人终成眷属。明代流行的金圣叹批点本砍去大团圆结局,崔张分手,亦即剧本的结局,遂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