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460字。
《雷雨前》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涵。
2、探究文中出现的事物的象征意义。
3、教育同学们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涵,探究文中出现的事物的象征意义。
【学习难点】
探究文中出现的事物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一)字音辨识
1幔 2水门汀 3咆哮 4瞥 5揩 6焦躁 7龌龊 8 龟裂
【答案】1 màn 2 tīng 3 páo xiào 4 piē 5 kāi 6 zào 7 wò chuò 8 jūn
(二)字形辨认
1热hōng hōng( )( )
gǒng( )手
起hòng( )
2布màn( )
màn( )长
màn( )草
3ǒu( )吐
òu( )麻
ōu( )歌
4热làlà( )( )
sǒng( )然
乖là( )
【答案】1烘烘 拱 哄 2幔 漫 蔓 3呕 沤 讴 4辣 竦 剌
(三)词语释义
1水门汀:即水泥
2热辣辣:形容热得像被火烫着一样。
3龌龊:不干净
4龟裂:①.田地因天旱而裂开许多缝子。如:稻田龟裂。②.皲裂。人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布满裂纹或出现裂口。
5不折不扣:不打折扣,表示完美,十足,彻底。
二、主旨解读
作品描写郁闷窒息、密云不雨的天气景象,寄寓着对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黑暗以及对各种社会势力的嘴脸进行揭露之意,则是自然而明显的。作品反映了当时国民党反对派白色恐怖的黑暗统治,表达了革命者奋力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昂扬斗志,对革命充满胜利的信心。
闷热的天气----社会环境
雷雨前 苍蝇、蚊子----反动派及帮凶
蝉儿----------口头革命者
雷电风暴------革命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二、阅读课文,完成1——8 题
1、作者行文多用比喻修辞格,请写出下列喻体的本体
①幔——
②胶水——
③快要干死的鱼——
④巨人——
【答案】①乌云②汗③人④雷电
2、作者写景状物多用摩声修辞格,如写苍蝇的“嗡嗡嗡地”。请另外找出三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