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80字。

  高考古代诗歌的鉴赏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答题时如果能注意一些技巧,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注意的是把握诗歌的题目。古代诗歌的题目往往传递给读者一些有关这首诗的主要信息,它们往往涉及到这首诗的叙写、抒情的对象或内容。比如,唐代诗人贾岛的五言绝句《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刀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题目“剑客”就表明了这首诗叙写的对象。同样,宋词中的题目所起的作用也是一样的。以辛弃疾的《永遇乐•怀古》为例,题目就概括了这首诗的内容:作者在京口北固亭追怀古事。
  其次要体会诗中意境。鉴赏评价诗歌时,体会意境非常重要。诗人用简单的笔触勾勒了一幅幅画面,创造了一个个意境,这其中的意韵和情感就需要我们通过联想和想象去领会。比如,宋诗《约客》写诗人在江南的一个雨夜等待客人,而客人“过夜半”还未到的事情。诗歌结尾写到“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时就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力,如果是你,处在当时的情景下,你在“闲敲棋子”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一种心理活动呢?外表虽然是闲适的,但内心却是非常急噪的,所以诗后题目上的选项B说“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就不对了。
  再次还要掌握古代诗歌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下面为同学们介绍4种经常考到的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比如,明代诗人于谦在七言绝句《石灰吟》中写到:“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在这首诗中,借吟咏石灰来表明自己的志向,表达了诗人不怕艰险、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这里运用的就是一种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比如,唐代诗人王维在《鸟鸣涧》一诗中是这样写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柔和的春夜图。当春夜来临之时,万物都陶醉在夜的宁静里。诗人用明月、落花、鸟鸣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不乏生机的氛围。诗人的心境、思想和春山的环境揉在一起,互相默契,互相作用,情与景交融在一起。
  3、古代诗歌在情感的表现上往往是卒章显志,到诗歌的最后一二句才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比如,李白的《赠汪伦》中写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单看前三句是看不出什么名堂的,直到看到最后一句,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前三句都是为诗人表达汪伦对自己的深厚的情谊做铺垫的。
  另外,还要注意衬托、比喻、对偶等手法的运用。所谓衬托指的是为了使某一事物的特色更加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和对照的方法。比如,在上文提到《鸟鸣涧》和《赠汪伦》两首诗中都用到了这种手法。一个是以鸟鸣之声衬托春涧的幽静,一个是以桃花潭水的深度衬托出汪伦对自己的深厚的情谊。
  诗歌鉴赏评价的题型可以千变万化,但我们只要具备了一定的古代诗歌知识,掌握了一定的鉴赏评价的方法,应该是能够从容应对的。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