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60字。
 正确使用成语

一、命题导向
成语是熟语的另一类。从1992年至2001年,每年高考必考一道题。2004年词语考查范围扩大以后,成语仍会继续成为一个考查项,它将同熟语同时出现在试题中。因此,在备考仍将其作为重点复习内容。在复习的过程,要归纳成语误用的类型,从中把握规律。
二、知识梳理
成语误用类型
1.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含有生僻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义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例如:
①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②李小刚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读他的文章,真叫人头痛。
③你所想的这个问题确实有一定难度,让人不可理喻。我回去再考虑考虑。
“差强人意”中“差”是“稍微”的意思,整个成语是说“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而①句中却把它理解为“强人所难”的意思,使用错误。“文不加点”中关键语素“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删改”的意思,整个成语指“文章不用涂改就写成”,而②句却把它理解为“文章不加标点符号”而用错。③把“不可理喻”误解为不可理解。
类似“差强人意”、“文不加点”这一类易用错的成语还有:万人空巷、三人成虎、不足为训、不以为然、久假不归、求全责备、不刊之论、间不容发、粗茶淡饭、身无长物、惨淡经营、罪不容诛、意兴阑珊、吊民罚罪、不名一文、噤喏寒蝉、五风十雨、大方之家、语不及义、细大不捐。
2.对象误用,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的范围或误作他用。例如:
①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骨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②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③金碧辉煌的落日映在空中,煞是好看。
①句中“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而不能用来修饰“刻苦学习的楷模”,故使用错误。②句中“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该成语联系对象是人工的,而“苍山”“洱海”却是天然的,用“巧夺天工”就是对象误用。③“金碧辉煌”一般形容建筑物,修饰“落日”则不当。
类似“汗牛充栋”、“巧夺天工”这一类易用错的成语还有:豆蔻年华、破镜重圆、比翼双飞、炙火可热、一劳永逸、起死回生、妙手回春、落落大方、鳞次栉比、登堂入室、济济一堂、奔走相告、不瘟不火、藕断丝连、萍水相逢、雨后春笋、举案齐眉、青梅竹马、海誓山盟。
3.褒贬颠倒,感情失当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贬色彩失当。例如:
  ①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
②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③战士们趴在壕沿上,虎视眈眈地望着北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