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00字)
《汉魏晋诗三首》教案
代盛江
【教学目标】
1.了解汉魏晋五言诗的特点,品味古诗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品味《迢迢牵牛星》一诗中叠字的表达效果,培养和提高诵读古诗的兴趣。
3.学习《短歌行》,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难点】
1.《短歌行》中,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2.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
3.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
4. 学习掌握汉魏晋五言诗的体例特点,能够认识到五言诗在我国古典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后代诗人的深远影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导语设计]
诗歌发展到汉魏晋时期,五言诗成为了诗歌的主要体例,学习了《孔雀东南飞》我们了解了乐府诗的特点。在那一时期除了乐府诗歌外,还有文人创作的五言诗,这些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两首诗歌分别出自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曹操的《短歌行》。
[题解]
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是民歌体文人诗,艺术成就颇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称之为“惊心动魄,所谓‘一字千金’”。以后历代文人经常把《古诗十九首》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3.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课文学习三步法]:
第一步:学生朗读,圈点、勾画疑难点。
第二步:老师答疑解难。
第三步:强调重点知识:
1、《迢迢牵牛星》:
⑴、基础知识点:
字音、字形和字义:
擢 杼
⑵、内容分析:
①、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2句):隔河相望——引
第二部分(3至6句):思念牛郎——思
第三部分(7至11句):哀伤不见——望
②、思想内容:
对社会,对命运的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