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00字。
东阳中学高一语文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东阳中学 方国颜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I卷(33分)
一、 (15分,每小题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百舸(ɡě) 罗绮(yǐ) 荡漾(yànɡ) 绿野阡陌(qiān)
B.睿智(ruì) 纤绳(xiān) 几绺(lǚ) 蓊蓊郁郁(wěnɡ)
C.粗糙(cāo) 眷属(juàn) 青荇(xìnɡ) 怅寥廓(liáo)
D.漪沦(yī) 踟蹰(zhú) 宁谧(mì) 游目骋怀(chěnɡ)
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伴侣 慷慨 主宰 风华正茂
B.追朔 暴燥 斑斓 激浊扬清
C.缥渺 长篙 贫脊 没精打彩
D.簇新 摸索 星晨 苍海桑田
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摇着轮椅进入园子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B.太阳循着这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C.所以死是件不必心想事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真是祸从天降,谁料想这件不起眼的小事竟搞得我声名狼藉。
4.下列诗句的横线上依次应填写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________的容光。
②好像是朋友的________的怨诉,好像是他临别时的呼唤。
③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________的声调,你的________的音响。
A.忧郁 娇美 阴沉 深渊 B.娇美 忧郁 深渊 阴沉
C.娇美 忧郁 阴沉 深渊 D.忧郁 娇美 深渊 阴沉
5.根据文意选出填词恰当的一项是 ( )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 ),山也是。小屋的出现( )了山的寂寞,( )了风景的内容。
A.装扮 打破 增加 B.点缀 打破 增添
C.点缀 点破 增加 D.装扮 点破 增添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老校长的这个报告,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刻苦学习,立志成材。
B.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重视。
C.桌上放着许多朋友送来的礼物。
D.谁也不会否认闻一多不是个民主战士。
7.对例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例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描写了月下塘中各种状态的荷花。
B.“袅娜地开着的”写绽放的荷花有如外向的倩女,充分展示自己的美丽;“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写含苞待放的荷花有如娇羞的少女,正遮掩其美丽。这两个拟人句形神兼具,达到了物性人情的统一。
C.荷花如“刚出浴的美人”这个比喻让人联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等名句,表现了荷花的质朴、清纯、淡雅、高洁。
D.“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一巧喻,赋荷花以人的生命,又顿生动态美,与“明珠”、“星星”等静物相映衬,动静结合,达到了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
8.以下对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上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前三句写出了特定的氛围(寒秋),眼前的景物(湘江),还写出了欣赏秋景的立足点(橘子洲头)和诗人“独立”的高大形象。
B.“看”字领起对秋景的描绘,其中有仰视,有俯视;景物有远景,有近景;有静态色彩的描写,还有动态形象的描写。
C.“长空”是形容天空辽阔,“浅底”是形容江岸边的水浅。
D.“怅寥廓”抒发了自己的情怀,“问苍茫天地”浸含着忧思和责任。
9.以下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诗歌形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每四行一节,每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
B.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
C.“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而且鲜明地涌动着一股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