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470字。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2015年11月号第2辑
整理:fcs2002
1. 厅官“弃车拿车补”的启示与遗憾
2. 激活“单位受贿罪”,为财经秩序提供新支撑
3. 拿什么拯救电视购物的信誉危机
4. 农民工讨薪为何不请法律请钟馗?
5.以“大病保险”为稳稳的幸福兜底
6. 为“双11”前的权力提醒点个赞
7. 渐进式延迟退休,最牵动民生神经
8. 新任市委书记体验“打车难”意在何处
9. 职业农民,只能产生于更具现代性的乡土
10. 贪腐官员“二进宫”,谁该被问责
11. “猫狗大战”,消费者怎么看?
12. 开设“乳房美学”彰显高校办学自由
13. “劣迹演员禁演”不妨由行业协会裁定
14. “狗咬人诈捐”事件该有一个温情结局
1. 厅官“弃车拿车补”的启示与遗憾
朱昌俊
在湖北的公车改革中,有20名省直机关单位一把手主动放弃了公车,参与车改,选择每个月拿1690元的车补。湖北省机关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车改政策,这20名一把手本可以继续享受公车的。(11月3日《湖北日报》)
按照湖北省的公车改革方案,各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由副部级官员任“一把手”的单位的常务副职,可以选择继续保留公车,也可以主动参与车改。但最后,在参与车改的108家省直主要单位中,有20家单位的一把手主动放弃了公车,选择参与车改拿车补。这样一种现象之所以获得媒体的关注,概因该这情况确实少见,也真实展现了在车改中,不同领导干部对于改革的不同心态和取舍。
公车改革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如此关注,并非仅仅是因为庞大的公车消费提升了财政成本,更关键在于,公车背后所展示出的权力气场身份,不符合现代政治的要求,加剧了社会的官派作风。而这也是公车改革的最大阻力所在。然而,从湖北多位厅官和部门一把手主动参与车改,放弃公车而选择拿车补的现象来看,官员对于公车的依赖和迷恋并非铁板一块。那么,在车改方案的设计上,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让那些愿意放弃公车的官员有选择的可能,其积极价值不可忽视。
首先,身为省直机关的一把手,主动放弃公车,就形成了一种价值和行为上的示范,对于公车改革的全面落实而言,大有裨益。此前就有媒体报道,在多地的公车改革试点中,各部门的“一把手”往往自动被排除在改革的范围之内,这或许正是改革试点多未能取得时效的重要原因。其次,相较于配备公车的成本,每名厅官每年不到两万的车补,还是相对来说成本更低。
值得注意的是,20家厅官级“一把手”均来自一般意义上的非实权部门,如省征兵办、省文史馆、省台联等单位。这些部门相较而言,公车需求本来就不大。若严格按照行政级别作出统一规定配备公车,显然并不符合最大程度上减少公车开支的公车改革需要。这说明,不仅一些官员自身对公车配备有不同看法,从现实需求上看,也不必完全按照行政级别统一来配备专车,各地大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多元化方案。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按照国家公车改革方案的相关规定,中央国家机关车补上限为每月1300元,地方不得高于国家标准的130%,湖北厅级官员每月1690元的车补,正好属于踏着最高标准的上限,或是值得遗憾之处。该额度是按何种标准制定的,还是应该给出合理的理由。毕竟,这一标准放到北上广也是最高标准了。若都按顶格标准制定,在不同地区间显然就形成了一种比较上的不公。
厅官“弃车拿车补”,虽然仍不乏遗憾之处,但瑕不掩瑜,在某种程度上,都为其它地方的公车改革和官员对改革的配合,都树立了一种价值标杆。眼下距离中央要求的地方公车改革“大限”已经不足两个月,湖北率先执行和个中经验,都不乏值得各地借鉴之处。(朱昌俊)
2. 激活“单位受贿罪”,为财经秩序提供新支撑
然 玉
在六年时间里,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教育局要求学校统一从淮南市新华书店征订教科书等学习资料,以“宣传推广费”的名义账外收受新华书店回扣523924元,被当地法院判决认定构成单位受贿罪,判处罚金20万元。记者了解到,国家机关被判构成单位受贿犯罪,在国内比较罕见。相关专家表示表示,这个案件是一个信号,它告诉我们,为小集体谋私利,也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违法必究。(11月3日《法制晚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