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930字。

  西南联大的力量(上篇)
  西南联大:一所消逝66年的大学
  记者  孙强
  这是一所已经解体消逝了66年的大学,但她始终存于很多人的心中——一部分人是曾在这所大学度过了人生最难忘的日子,如今垂垂老矣,却念念不忘;另一部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这所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起来,因抗战被迫迁至“西南”的大学,空前绝后。在持续8年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当时中国最优秀的学者在这里传承中华文化,在泥墙陋室里保持知识明灯不熄。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时,蒋介石邀请了众多知名人士在庐山举行国是谈话会。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私立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都在庐山开会。
  事变的消息传开,几位校长都接到了学校发来的加急电报,要求他们迅速回校应变。平津告急,学校危在旦夕。
  10天后,梅贻琦致电清华教务长潘光旦,“今早重要会议,当局表示坚决,并已有布置”,国民政府决定将三校迁往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当年年底,南京陷落。临时大学被迫再迁云南。但是有600多学生退学参战或转学、回家乡,还有820名学生表示愿意前往昆明。第二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至1946年7月。
  南迁
  蓬乱的头发,黑黢黢的皮肤,草鞋和裤腿上满是泥巴。没有人相信他们曾是衣冠楚楚的白面书生。
  当时的中国,北大、清华和南开的迁移并不是特有现象。随着战火逐步蔓延到华北各地,北方和长江下游的一所所大学纷纷迁往内陆。到1941年初,战前的114所大专院校中,已有77所迁移。
  长沙临时大学的师生分为3路,于1938年2月起程,一路到广州,经香港乘船到越南,再到昆明;一路到广西,再经越南到昆明;还有一路组成湘黔滇旅行团徒步,历时68天、行程1663.6公里,横跨3省到昆明,被誉为世界教育史上的长征。
  能加入旅行团徒步到昆明的学生是经过挑选的,最终有244名体格健壮的男生被选中,11位教师参加了步行,其中有中文系教授闻一多、教育学系教授黄钰生、生物学系教授李继侗和化学系教授曾昭抡。
  即便有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委派的中将黄师岳担任旅行团团长,这一路也充满了艰险:师生们在湘西遇到土匪,在贵州穿过公开售卖鸦片的集市,夜晚要么是露宿,要么睡在曾经吊死过女人的屋子里……
  但一路走来又是有趣的。学生们在教授指导下,社会学系的调查农村状况,经济学系的采集当地生产生活资料。黄钰生听见老乡唱山歌就很兴奋,两个多月行程结束,他采集到2000多首民歌。而昆虫学家毛应斗一边走,一边用网子抓蝴蝶做标本。吴征镒则是采集树叶——他是植物学家。
  曾昭抡教授从不抄近路,宁愿绕行著名的二十四盘。联大教师、后来著名的植物学家吴征镒在《长征日记》中记载,曾先生走路一丝不苟,“每上下坡必沿公路走之字折,因此大约是全团走路最多的。”而每当步行结束,不管走得多累,曾昭抡都会写段日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