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70个字。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惠水二中七年级语文科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1、《散步》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设计人 刘秋 执教人 授课日期 2015年月日 审核人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学习时重在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感悟作者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并与自己的人生体验相结合,产生对生命历程的更新的认识,所以在学生的情感教育上起着很大的作用,有较高的地位。
《散步》通过祖孙三代一起散步的情景,用清新的格调、朴实的语言,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以及中年一代的使命感,为我们奏响了一曲尽孝的赞歌,文章如在干涸的土地上注入了一股清泉,令人读来倍感亲切,却又耳目一新,让我们再次品味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感受到人类文明优秀品质的传承。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散文这一文体的特点。
2.课文语言耐人寻味,掌握生字和重点词语,并注意积累。
3. 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突出主题的写作方法。
4. 品味课文句式的特点。
二、情感态度目标:
感受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思想感情,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重点 1. 了解散文这一文体的特点,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2.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突出主题的写作方法。
难点 1.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突出主题的写作方法。
2. 品味课文句式的特点。
教具准备
教学方式 朗读、讨论与品读课文相结合,重点句子的理解要做好圈点批注。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计划用时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预
习
导
入 1、导语。
2、知识讲解。
3、合作预习。
4、合作预习。
(教师巡视检查)
5、检查预习。 10分钟左右
一、导语。
如果世上有一种水能让你喝了会醉,那么这种水一定叫母爱,因为母爱如水;如果世上有一座山能让你学到坚韧,那么这座山一定叫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正因为有了父母的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安适。可是,等到他们老了,做儿女的我们这时应该怎样做呢?今天让我们走进莫怀戚的家,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聆听爱的声音,寻找爱的支点!
二、文体知识介绍。
(一)概念。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二)特点。
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三)分类。
常见的散文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
1、叙事散文。或称记叙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抒情散文。或称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
3、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
三、合作预习。
1. 给下列加点的词语和字注音.
分歧(fēn qí)拆散(chāi sàn)霎(shà)时
嫩(nèn)芽水波粼粼(lín)
2.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霎时:极短的时间。
②两全:顾全两个方面。
③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3.自由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散步的地点?散步的季节?散步的人员?散步中的插曲?散步的结局?
明确:(田野初春我、我的母亲、妻子、
儿子产生了分歧一家人在田野上温馨的散步)
学生合作学习,完成预习 发挥学习小组的合作能力,掌握重点字词,初步理解课文的基内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