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10个字。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我主要通过4部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大自然的语言》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该单元以“自然”为主题展开。《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科普文章,以生动形象,清丽典雅的用词介绍物候学知识,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教学时,适当引导学生从中学到一些读、写说明文的方法,积累科学知识,学习文章语言,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二、说学情
学习水平:学生对说明文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但枯燥的说明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缺乏思考的耐心,阅读课文囫囵吞枣。指导学生养成勾画圈点的好习惯。
能力分析:思考问题比较简单,科学探究能力不高。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朗读法、讨论法、勾画圈点发。
【设计意图】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建设开放活力的语文课程。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1)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筛选、概括文章内容,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2)说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的要点。
设计依据:科普文章的特点:内容的科学性,通俗性以及语言的生动性,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由表及里,真正让语文教学体现它自身的特点。
难点:体会科普说明文语言具体生动、形象、准确的特点。
设计依据:语言品味让学生更好地解读语言、建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增强语言的感悟力。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展示图片)提问:一片叶子的飘落,它告诉人们什么信息?生活中有好多这样的例子,你还能想到什么?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话题,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2、预习检测,掌握基础
①看拼音写汉字。
②看解释写出照应的成语。
3、提取信息,合作探究
(1)自由阅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①全文讲述的内容是什么?
②物候学有什么重要意义?
③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抓住关键词,快速提取信息,提高概括能力。本文的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标志性词语明显,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勾画圈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