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50字。
《故乡的桂花雨》教案
文/琦君 设计执教/胡永新
文本解读
《故乡的桂花雨》是一篇构思大气、意蕴丰富、语言质朴的回忆性借物抒情散文。
作者并未像一般的回忆性文章那样,按“现实——回忆——现实”的思路来结构文章,而是以“身在台湾而心在儿时故乡”的时空交错技巧来叙事抒情。整篇文章给人的感觉就是,作者完全融入了对故乡、对桂花的深情怀念中。字里行间,桂花香气弥漫,故乡如影随形,“真叫我魂牵梦萦”。
作者借桂花来抒发的感情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元的:有对桂花本身质朴无华、默默奉献精神的赞美;有对家乡人和年丰、四邻友好生活的热爱;有对父母的尊敬、赞美和热爱;有对童年快乐生活的眷恋和热爱等。这么丰富多元的情感不是零散的,而是集中的。集中地体现在作者对桂花的思念和热爱上,体现在作者童年摇桂花,桂花飘落如雨的精彩描写上,这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文章的语言质朴淡雅,一如桂花,散发着浓浓的思乡怀旧情韵,读后让人回味绵长。
教学设想及其依据
为了引导学生真正读懂读好这篇散文,又在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对教学作了如下设想:
1、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新教材单元教学的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拟定教学目标。
2、依据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设计“活动串连”教学流程,促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3、依据著名语文课堂教学专家余映潮先生倡导的“无提问式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无提问设计”的充满美感的语文课堂教学尝试,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思路及主题。
2、过程与方法:“活动串连”教学流程;学习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文章丰富的意蕴: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对父亲、母亲的尊敬和热爱;对童年快乐生活的眷恋和热爱;对家乡人和年丰、四邻友好生活的热爱;对桂花质朴无华,默默奉献的赞美等。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我喜欢用轻松、宁静的心态学习语文。更追求充满智慧,充满灵气,充满个性,充满创意的语文课。为此,这节课我设计了6个活动。我希望我们大家能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在活动中陶醉,在活动中收获。下面,让我们走进系列语文活动:
活动一:听文拟题(初步感受课文)
请同学们关上书,闭上眼睛,听我给大家读一篇文章。同学们的任务是:用耳朵听,用“心灵”感受,我读完后,请大家给文章拟一个标题,并简要说一下拟题的理由。(师开始朗读课文)
活动二:拟题说因(总体感知课文)
请同学们说出拟定的题目和理由。(师相机评价与引导)
活动三、读文填卡(积累语文知识)
1、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读后填写我给大家设计的知识卡片(上课前发给大家)。(师:我给大家设计的知识卡片仅作参考,同学们可自行设计)
2、请同学们交流知识卡片,然后指名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将摘录的文句有感情地读出来;鼓励学生对知识卡片进行修改或创新)。
活动四:读文解义(感知思路主题)
1、快速浏览课文,用“我读出文章是这样写的”开头,概要说出文章思路。(处理说明:学生浏览课文时,师将自己读出的思路留白式板书在黑板上:中秋___桂花___故乡;童年___桂花___故乡;杭州__桂花___故乡。留白处让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