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预、讲、练、结】四步教学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
【练】人教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doc
【讲】人教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doc
【结】人教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doc
【预】人教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doc

  【讲】人教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教学资料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2、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索,掌握并学习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3、多角色、多种形式的朗诵这首词,以达到熟读成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豪放派宋词的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2、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代许多文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柳宗元游西山而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今天,我们就通过品味苏轼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来领略东坡居士的人生境界。
  二、词
  复习有关“词”的文体常识,说说你对古代“词”这一文体的了解。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衍生于诗,独立于“词”  
  2、词,于我国宋代形成颠峰  
  3、词有“词牌”,就是词调,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句数和长短  
  4、词常常分前后两部分,称“前片”“后片”,或者“上阕”“下阕” 。
  词是隋唐兴起的是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乐府、长短句、诗余、曲、曲子词等。
  三、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
  【练】人教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教学资料
  课内巩固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垒(lěi)  吟啸(xiào)    衰落(shuāi)    怀瑾握瑜(yú)
  B.华山(huá)   涤纶(lún)     谪居(zhé)      羽扇纶巾(uān)
  C.间隔(jiàn)   蓑衣(suō)     应和(hè)       狼狈为奸(bèi)
  D.萧瑟(sè)    刹那(chà)     书卷(juàn)      料峭春风(qiào)
  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B.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C.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风流:放荡不羁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
  C.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华发:花白的头发
  D.何妨吟啸且徐行  吟啸:吟咏长啸
  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回首向来萧瑟处       B.千古风流人物
  C.便纵有千种风情  D.同行皆狼狈
  5.从词的风格特点上看,下 列词句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D.杨柳岸晓风残月。
  6.下列各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里词人自感苍老,同年方气盛卓有建树的周公瑾恰成对照。
  B.“羽扇纶巾”,“羽扇”代指诸葛亮,和周瑜一起火攻曹操,有儒将风度。
  C.“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D.“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7.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