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3单元《苏幕遮》(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同步训练打包4份)
《苏幕遮》同步练习.doc
《苏幕遮》导学案.doc
《苏幕遮》教学设计.doc
《苏幕遮》课件.ppt

  《苏幕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周词的语言,感受周词的意象[
  2了解作者,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3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导入新课】
  背诵:
  苏 幕 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曰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新授课阶段
  一、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因献《汴都赋》升太学正,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宗正少卿等职。徽宗即位后,由于他精通音律、善作词,被任命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有《清真集》,又名《片玉集》。 
  在北宋,以苏轼为代表的词风在大力开拓词的表现领域的同时,又往往成为“曲子中缚不住者”,表现出作为文字作品的词与音乐逐渐分离的趋向。而周邦彦却是朝另一个方向发展,极端重视词与音乐的配合,使词的声律模式进一步规范化、精密化。在任大晟府提举时,周邦彦以他的音律知识并吸收民间乐工曲师的经验,搜集和审定了前代与当时流行的八十多种词调,并创制了《六丑》等不少新调。
  周邦彦的词虽说在题材和情感内涵方面没有提供更多的新东西,但在艺术形式、技巧方面都堪称北宋词的又一个集大成者,为后人提供了许多经验。因此,南宋以后的姜夔、吴文英等人都十分推重周邦彦,有人甚至称他为“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直到清代的常州词派,还奉他为词之“集大成者”。这说明在词的艺术形式和语言技巧上,周邦彦确有出色的贡献与深远的影响。
  周邦彦,北宋晚期一个重要词人,是北宋晚期的集大成
  ……
  《苏幕遮》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品味周词的语言,感受周词的意象
  2了解作者,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3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问题一:周邦彦(1056—1121),字       ,号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因献《     》升太学正,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宗正少卿等职。徽宗即位后,由于他精通音律、善作词,被任命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有《           》,又名《片玉集》。有人称他为“              ”。直到清代的常州词派,还奉他为词之“集大成者”。这说明在词的艺术形式和语言技巧上,周邦彦确有出色的贡献与深远的影响。  “              ”,周邦彦是以自己的私人得失利害为主的,跟苏东坡以国家得失利害为主是不同的。
  问题二:词文赏析
  1.“            ,消溽暑”。
  2.“鸟雀呼晴,             ”。赏析“呼”和“语”。
  A.拟人:“呼”字,极为传神,充满人性化,暗示昨夜雨,今朝放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B.反衬:“              ,鸟鸣山更幽”的以闹写静写法,
  3.“叶上初阳乾宿雨,                ,一一风荷举”。 清新的绿荷叶面上昨夜雨后水珠仍在。但作者仔细的观察水珠被蒸发的过程,形象细微之致,并且其后荷花荷叶摇动,这一定有响动,因此又引出音乐的效果了,手法超凡。
  一“举”字,写出了                    ,令绵绵的上片有了风骨,而又不失风韵。视点上,作者是很考究的。先一个雨珠,后扩大、降低到水面,最后远望整个池塘,仿佛在摄影一样。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
  4.总结上片: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