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40字。

  《铸剑》教学设计
  课   题 铸剑 授课类型 小说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人物在故事情节发展中展示出的性格特征。 
  2、体会作品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人物描写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结合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在小说中传达的复仇思想。
  教学重点 1、情节结构梳理 ;2、眉间尺、宴之敖者性格特点分析
  教学难点 1、看客的特点及作用;2、对“复仇”思想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引导   讨论归纳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回顾小说文体知识,导入课文。
  二、作者介绍
  学生介绍,幻灯片展示要点: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著作书目:短篇小说集《呐喊》、《彷惶》、《故事新编》
  杂文集《华盖集》、《坟》、《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散文、散文诗集 《野草》《朝花夕拾》
  三、写作背景:
  本文最初发表于1927年4月25日,原题为“眉间尺”。后收入小说集《故事新编》时改题为“铸剑”。在这篇小说中,鲁迅沿用了中国古代有关眉间尺的故事框架,赋予了它鲜明的时代和个性特征,使之成为鲁迅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故事新编》共收入鲁迅1922年至1935年所作小说8篇。除“序言”外,收入了《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
  四、通读全文,结合小说情节发展阶段,梳理情节结构。
  第1节:开端。写眉间尺知道了父亲的深仇大恨,决心为父报仇。
  第2节:发展。行刺仇人失败,遇黑色人。
  第3节:高潮。复仇完成。
  第4节:结局。复仇完成之后。
  五、小结及作业
  根据课后练习二,熟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二课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