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6单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同步训练打包4份)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doc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doc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doc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ppt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是如何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的,鉴赏本文思路清晰,极有层次,不枝不蔓,文意明晰的特点。
2、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3、积累文言词汇,学习课文造语平实而生动的特点。
4、领略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风格。
【导入新课】
实例导入
“因材施教”是被人所公认的科学的教育原则,在这方面儒家创始人孔子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本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新授课阶段
一、作者简介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从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二、题解 侍坐: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陪从孔子坐着。
三、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训练
1.字音提示:
乘shènɡ 哂shěn 俟sì 甫fǔ 相xiànɡ 铿kēnɡ 莫(同暮)mù 冠ɡuàn 沂yí雩yú 喟kuì
句读: 由也/为之 赤也/为之小
2.课文初解
本文选自《论语•先进》,编者取文章第一句作为标题。文章记叙孔子师生在一起谈论各人政治抱负的情景。《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大多数篇章是简短的语录。本篇是《论语》中有完整结构的一章,人物的语言情态都写得很有个性,是一段很生动的记叙文。
本文通过记述孔子和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次谈话,反映了儒家“足食足兵”“先富后教”“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及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孔子:“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既富矣”,再“教之”。(《论语•子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言志的具体内容虽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先富后教,礼乐治国。孔子对他们三人的志向都是肯定的。哂笑子路,不是认为他的政治主张不对,而是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