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5990字。
南昌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
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
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
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
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
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陛下:对君主的尊称。
B. 北蛮夷之鄙人 鄙人:粗鲁、地位低下的人。
C. 诸郎中执兵 郎中:帝王侍从官的通称。
D. 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宽恕。
2. 下列四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 )
A. 夫晋,何厌之有。 B.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C. 使毕使于前 D. 秦王还柱而走
3.下面各句中的“兵”字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左右欲兵之 B.不得持尺兵
C. 诸郎中执兵 D.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鲁仲连曰:“固也!待吾言之。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醢鬼侯。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于牖里之库百日,而欲舍之死。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彼吾君者天子也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键摄衽抱几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退而听朝也鲁人投其钥龠不果纳。不得入于鲁。将之薛,假涂于邹。当是时,邹君死,闵王欲入吊,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柩,设北面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故不敢入于邹。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之臣,不果纳。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俱据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
于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日:“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
(《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4.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鬼侯有子而好 好:美丽 B. 夷维子执策而从 策:马鞭
C. 纳筦键 纳:收起 D. 将之薛,假涂于邹 假涂:借路
5. 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彼吾君者/天子也/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键/摄衽抱几/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退而听朝也/鲁人投其龠/不果纳。
B. 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彼吾君者/天子也/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键/摄衽抱/几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退而听朝也/鲁人投其龠不果纳。
C. 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彼吾君者/天子也/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键/摄衽抱几/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退而听朝也/鲁人投其龠/不果纳。
D. 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彼吾君者/天子也/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键/摄衽抱几/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退而听朝也/鲁人投其龠/不果纳。
6. 下列对于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鬼侯、鄂侯、文王都是纣王封的三公,但最后都被纣王杀死。
B.在上古时代,“子”本是男女的通称,在文中指的是女儿。
C.天子到各国巡察,诸侯例应迁出正宫,站在堂下伺候天子用膳,天子吃完后,才可以退回朝堂听政理事。但鲁国官员,关闭上锁,不让齐湣王入境。
D.鲁仲连认为:秦国魏国都是万乘的大国,不能因为一次战争的胜利,就决定拥护秦国称帝。
7. 翻译下面两个句子(10分)
(1)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于牖里之库百日,而欲舍之死。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双调•碧玉箫
关汉卿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渊明醉。
8.(6分)这首小令前四句借助了哪些意象?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9.(5分)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