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70个字。

  《棋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其处女作《棋王》在文学史的地位。
  2.把握人物形象,学会从描写中归纳人物性格。
  3.赏析文章精彩的场面描写,掌握点面结合的写法及其效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味文本语言,透视主人公王一生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王一生对象棋的热爱,培养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
  2.学习主人公信守诺言、嫉恶如仇、正气凛然的可贵精神。
  二、学情分析
  普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学生没有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观念的转变,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从成绩来看中等生将要走向差生的边缘,学生没有目标学习的动力,一切都无所谓的心态,班级缺少学霸型精英的领导,班级缺少浓郁的学习氛围。缺少质疑精神和求真的态度。家庭作业完成的质量差,抄作业的现象极为严重,语文成绩的保障关键在课堂
  三、重点难点
  认识王一生高超的棋艺,归纳人物性格。
  赏析场面描写,掌握点面结合的写法及其效果。
  理解阿成小说的语言特色。
  四、教学过程
  【导入】
  “琴棋书画”在中国古代历来是个人学识修养的标志,传统文人情趣素养讲求“琴棋书画”兼通,“棋”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个体对智慧素养的要求,这种素养和文学素养是相辅相成的。棋与语文也是有联系的,比如跟棋有关的成语——举棋不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棋逢对手;人生如棋;世事如棋;落棋无悔;还有诗句“闲敲棋子落灯花”;还有王菲的歌《棋子》。今天我们讲一个与“棋”有关的故事《棋王》。这是一位怎样的棋王?他有什么过人之处?他有怎样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来看课文。
  【讲授】
  【作者作品介绍】
  阿城,原名钟阿城,出生于1949年清明节,北京人,中国当代作家。十二三岁时就已遍览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陀斯妥耶夫斯基、雨果等中外文学名著。中学未读完,“文化大革命”开始,去山西农村插队,此时开始习画。为到草原写生,转往内蒙,而后去云南建设兵团农场落户。在云南时,与著名画家范曾结识,两人超过“代沟”而成为莫逆之交。“文革”后,经范曾推荐,《世界图书》编辑部破格录用阿城,作者重返北京。回城后曾在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东方造型艺术中心、中华国际技术开发总公司工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