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60字。
《名二子说》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作者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以及本文的写作目的。
3、鉴赏文章引物托喻,字少蕴深的写作特点。
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作者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以及本文的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桃花红2009年北国的春天,比以往来得更缠绵,黄昏吹着风的软、细雨飘洒在花前,也许你因繁忙的学业不能驰往不能远足,但我相信你莺歌燕语的心,早已随着近日酷似江南的一抹雨烟,去踏寻了春天今天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去感受一处也许你不曾晓得、不曾到过的名胜古迹,播放背景音乐《云水禅心》,出示“三苏祠”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一种名胜古迹吗?
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这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位于四川省眉山市西南,占地面积56800平方米三苏祠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有正门、前厅、启贤堂、云屿楼、披风榭、碑亭、半潭秋水一房山等各种屋宇堂廊数十处,点线呼应,疏密有致,匾额对联,异彩纷呈三苏祠,被誉为中国四川古典园林的典范1984年被确立为“眉山三苏博物馆”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么这三苏是谁呢?
出示三个名字,两位儿子苏轼苏辙的名字有什么共同点?对,都是“车”字旁,对苏轼苏辙两位文学大家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其父苏洵在当年给儿子起名时深有讲究我们却不曾知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8《名二子说》(板书)
二、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生答)
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可以记叙事物、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以启示或给自己明志
2、理解题目:论说二子取名轼和辙的缘由,出示教学目标
3、二生朗读感知内容:
荀洵依据车的组成结构特点,给两个儿子起名的缘由和期望
4、了解作者:(生读)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八家之中苏家占三席,可见其父治家有道,教子有方,如果没有一个父亲的用心良苦,也不能有我们日后的两位文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