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10字。

《爱莲说》教案设计
陕西华山化工子校  赵冰心

  教学目标:
  1、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2、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鲜花和我们的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了。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呢?(生答略)因为鲜花除了具有缤纷的色彩和馨香之外,它们还具有美丽、圣洁、华贵等不同的精神气质。人们用鲜花来传递情感,表达问候,人们爱什么花,也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心态和志趣。古代有爱梅如妻的林逋,有以菊自励的陶渊明,那么宋朝的哲学家周敦颐为什么特别喜爱莲花呢?他是怎样描绘莲花,抒发自己的心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爱莲说》
  板书课题及作者:爱莲说 周敦颐。点拨“颐”字的写法。        
  二、体裁作者
  1、释题:在讲课文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本文的体裁和作者。“说”这种文
  我们还没有接触过,预习的时候我们是否注意到课本哪里介绍了“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呢?(指明同学朗读“说”的知识。)
  这位同学预习时注意了读注释,很好。我们知道,“说”这种文体可以灵活地运用说明、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偏重于议论。那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呢?
  明确:说说爱好莲花的道理。周敦颐要告诉我们,他爱莲花有什么道理呢?作者究竟为什么爱莲呢?作者想通过“爱莲”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呢?这都是我们等一会将要讨论的问题。我们再来看一下本文的作者。
  2、介绍作者。
  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他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词语注音并释义  蕃  亵  濯  鲜
  2、指定同学朗读课文,其余学生注意正音、纠正语气等。
  3、请同学疏通文意。
  四、研读课文:
  1、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写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可爱,为什么作者偏偏喜爱莲花呢?课文的第一节有没有列出理由来?
  讨论完成下列表格:大家现在数一数,这段话里有几个短语?这七个短语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出了莲花怎样的特点,反映了莲花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角度 特点 品质
  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洁身自好
  外形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品行端正
  味道 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姿态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仪态庄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