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150+5350字。

  专题七 写  作
  (一)准确审题立意
  (对应学生用书P56)
  审题,就是分析研究命题的意义要求,审题是立意的前提。审题不清,就会“南辕北辙”。严重偏离题意的,文字功底再好,也不会得到高分。
  “意”是文章的中心、灵魂。立意的基本要求是切合题意,更高一些的要求是高远深刻、新颖独到。立意的过程就是一个分析、判断、比较、筛选的思维过程。
  一、材料作文
  给材料作文的类型,从数量看,可分为一则材料和多则材料两种类型;从表达看,可分为直白的材料和含蓄的材料两类;从内容之间的关系看,可分为单一关系和多重关系类等。虽然类型不同,审题的方法略有差异,但程序基本相同,那便是读懂材料、看清要求和突破限制,每道程序运用的方法也基本相似。
  (一)审题技巧
  1.读懂材料。
  (1)通过勾画关键词、关键句归结中心思想。
  (2)分析原材料涉及的对象之间的关系,思考引起变化的原因。
  (3)联想到相似的生活现象。根据关系类材料的特点与联想的要求,可采用类比的方式与生活相联系。写作涉及的无非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可以此作为切入点一一对应:如果再分别加上不同的主题,则写作的材料与要表达的主旨便会无穷无尽。
  此外,由于材料类型不同,则读懂材料的方式略有不同,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意义;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相同点,从而把握中心。材料是比喻性的,要弄清其比喻意义;材料是哲理性、寓言性的,要深入领会其哲理、寓意。
  2.看清要求。
  审题还得结合要求来审。材料作文包括材料和要求两方面,许多考生常常只读材料而不看命题要求,这就难免导致审题失误。
  3.突破限制。
  审题时固然要结合材料、要求等各个方面全面审题,充分理解命题者的各项要求与限制,做到不偏题、不跑题;但更要突破限制,充分挖掘出“不限”的所有方面,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将自己的长处、水平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做到如孔夫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以做到比别人的作文更有竞争力。
  材料作文的材料和要求限制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主要在于思维没有打开。突破限制,应主要从思维的角度入手。
  (1)用辩证思维突破限制。
  从发展、一分为二、相互联系的角度审题
  ……
  专题七 写作
  1.(2014•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选取立意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确立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确定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拟写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拟写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拟定题材】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拟写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题紧扣当下的社会现象——做事情是遵循规则还是打破规则,另辟蹊径?生活中遵循一定的规则固然不错,但适时灵活变通也未尝不可。结合作文材料,可以参考立意如下:①变通是通向成功的捷径;②敢于打破常规;③合作共赢,彰显智慧;④守正与创新。
  2.(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藤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1.选准角度,确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1)【选取立意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确立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确定文体】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