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770字。

  《蒙古草原狼》教学设计
  (共2课时)
  1、教学目标
  (1). 理清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 把握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合作探讨小说主题。
  (3.)了解蒙古草原狼的生活习性,感受动物身上的精神魅力。
  2、学情分析 :
  让学生知道姜戎曾在写作《狼图腾》时说:我希望通过小说告诉读者,什么是水草丰美的原始草原;被汉人憎恨唾骂的狼,其实是何等优秀的物种;我想告诉读者,狼图腾精神对于今人何其重要。我更希望汉民族能因此认识到我们是炎黄游牧先祖的子孙。
  使学生明白在广袤草原上生存、战斗的草原人、草原狼、猎马等,他们在低唱着大草原的神奇、雄壮,使人心生悲怆的感觉。草原这沉默中的低唱,汇成一股精神力量,游动在古老、厚重的图腾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狼图腾。可是,由蒙古铁骑和蒙古狼群纵横驰骋的游牧草原,正在或者已经消失,所有那些有关狼的传说和故事正在从我们的记忆里退化。我们应该保护这份宝贵的资产,传承这份古老的文化和不屈的精神。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
  (2). 通过深入品味、鉴赏精彩语句来把握小说中的艺术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动物身上表现的“人性”。
  4、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到狼,人们总会想到它那犀利的目光和滴着涎液的大嘴巴。成语世界中的狼,如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狼子野心,更是道尽了狼的凶残、贪婪。长久以来固有的认识限定了我们对狼的评价,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蒙古草原狼》也许会带给我们全新的阅读体验。
  二、初读课文,畅所欲言。
  1. 阅读课文。
  给学生自由的阅读空间,小说情节本身就极富魅力,学生会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欲罢不能。
  2. 交流初读体验。
  此环节,教师尽量不做引导不做过多评价,给学生创设原汁原味地思考与交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