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50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二课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清全文的思路,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学习(课外搜集关于“文革”的资料以及历史上伟人自我反省和忏悔的例子,课上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全文的思路,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教学方法:自主   合作探究  引导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本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和同学聊天式导入)
  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养过狗吗?
  有没有同学主动站起来分享一下你和你们家狗狗之间的趣事?(学生举手回答)
  其实,文学大家巴金先生也养过一条非常可爱的小狗,那他和小狗狗之间有发生过怎么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
  二、 目标出示
  1、理清全文的思路,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
  三、知人论世
  知人
  1、“世纪老人”,享年101岁。他被公认为20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代表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颠峰。
  2、巴金,原名李尧棠,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3、主要作品:《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园》等。
  4、“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论世
  关于“文化大革命”:
  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历时10年。“十年浩劫”。 其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