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030字。

  《定风波》教案
  【教学目的】
  1、感受词人的形象,知人论世,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及思想。
  2、背诵本词积累名句。
  3、学习词人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举例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播放邓丽君的歌曲《但愿人长久》,营造教学氛围。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听的这首歌是哪位诗人写的词吗?
  对了,就是苏轼。苏轼,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宋朝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有着怎样的伟大胸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定风波》去寻找答案吧。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板书: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
  苏轼生活在宋神宗时期,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变法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弊端反对变法;变法失败,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可取之处支持变法,受到了双方的排挤和打击,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
  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李定等人诬告将他以“谤讪新政”“毁谤君相”之罪弹劾入狱,被囚于乌台,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结果20多人受到牵连,坐牢103天,苏轼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