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新课标卷高三语文复习专题十二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专题检测+4课件+3对点精练
2016届新课标卷高三语文复习专题十二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专题检测.doc
课案1 选用句式.doc
课案1 选用句式.ppt
课案2 仿用句式.doc
课案2 仿用句式.ppt
课案3 变换句式.doc
课案3 变换句式.ppt
专题十二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ppt
专题十二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专题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值:64分)
1.(2015河北冀州中学模拟)仿照下面加横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语意相关。(4分)
一个人要有梦想,梦想是让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梦想给了我们划破天穹的翅膀,让我们在广袤的长空中尽情翱翔;
, ; , 。梦想,当然也让我们的心情更加灿烂。
解析:要先分析画线句的句式结构,并注意它的内容,抓住关键性词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句式结构上,可采用“梦想给了我们……,让我们在……”的句式。
答案:(示例)梦想给了我们驰骋草原的骏马 让我们在宽广的牧场上执鞭狂奔 梦想给了我们点亮黑暗的明灯 让我们在漆黑的世界里洞察万物
2.(2015成都高三摸底考试)请从孔子、庄子、马克思、霍金中任选三人为例,按照要求续写下面的话。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的境遇;②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不少于60字。(6分)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想使渺小而脆弱的人变得伟大而坚强。
解析:扣住中心句,结合所选人物续写,注意使用排比手法,语意要
连贯。
答案:(示例)是孜孜不倦的思考,让出身低微的孔子成为了名垂千古的大成至圣;是超凡脱俗的智慧,让形容枯槁的庄子成为了逍遥自在的南华真人;是开天辟地的理论,让潦倒一生的马克思成为了开启时
……
课案1 选用句式
1.填入下文横线上的文句恰当的一句是( )
中国人对小说的欣赏习惯,讲究的是无巧不成书, ,也就是不喜欢一般化,而喜欢特殊化。
A.爱看不知道的事情,而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
B.爱看新鲜的事情,而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
C.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而爱看不知道的事情。
D.爱看新鲜的事情,而不爱看陈旧的事情。
解析:C 选用句式要从排序照应的角度来考虑回答,本题上文突出“巧”字,下文“不喜欢一般化,而喜欢特殊化”。A、B、D项均为“爱看——而不爱看”与原文的“不喜欢——喜欢——”照应错位。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 。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全部赃物和赃款
解析:D 这是以衔接形式出现的选用句式题,特点是根据语境进行选择。所以,解题时要根据陈述对象的需要,选用能使上下文文意连贯、语气贯通的句式。语境中陈述对象为“公安干警”,A项的后一个分句主语是“赃物和赃款”,与语境的陈述对象不一致;B项的后一个分句与A项有相同的毛病;C项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犯罪嫌疑人”,与语境的陈述对象也不一致;D项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公安干警”,与所给的语境衔接恰当,所以选D项。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 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