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教学一得<br>
高邮市第一中学 胡溢芙<br>
(邮编:225600 电话:13092061289 E—mail:huyyfu@263.net)<br>
语文是艺术,是美,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智慧: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把握语文,把握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认识并感受这种美,祟尚这种精神,尊敬这种智慧,进而使学生成为拥有这种美和灵性的群体。<br>
笔者近年一直进行语感教学的实践活动,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语感并不是如歌中所唱的“跟着感觉走”,而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在长期品味文章的韵味、意趣、情致过程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的迅速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br>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感教学首先就是寻求美和灵性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第一步就是吟诵。<br>
古代的学者就十分强调“因声求气”。所谓“因声求气”,我们可以从清朝的桐城派重要人物刘大槐《论文偶记》中的一段文字获得解读。他这样写道:“(读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反复的吟诵可以使我们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作品的精髓,进而使自己的心灵飞翔于文学作品那充满灵性的世界,达到文我同一的境界。具体地说,潜心的诵读、涵咏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br>
一、调动情感,感悟情怀。<br>
理解一篇文章,首先要把握好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部分组成整体,过去的语文教学都是太注重条分缕析,过分注重部分,素不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