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0道题,约6280个字。
惠安县城北初中教研联盟2015-2016学年上学期12月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 3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4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 )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 )亮地响着。
2、诗文默写(11分)。
(1) 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 ,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⑶ ,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4)荡胸生层云,。(《望岳》)
(5)万籁此都寂,。(《题破山寺后禅院》)
(6)登高远眺,万物皆于脚下。这时的你心中便自然会涌起“,。”的豪迈气概。(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
(7)《观沧海》中,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作者展开丰富奇特想像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8)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
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分别把“春”比作;《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是一个的人。
4. 综合实践活动。(12分)
某班级开展一次“调查社会用字情况”综合性学习活动。
甲同学把活动目标制定为“通过调查活动,使同学认识不规范用字的危害,重视规范用字。”有的同学认为除了这一个目标外,可制定更多个目标。
乙同学把活动步骤设定为:步骤一是组织同学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步骤二是制定调查计划,步骤三是安排每一位同学各自承担一项调查任务着手调查。步骤四是给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有的同学认为整体的活动步骤设计不够全面,步骤三设计欠合理。
丙同学通过调查后发现一则关于“默默无蚊”的广告词,不知道这种谐音成语广告词的用法对不对,引起全班同学的争论,学生们各抒己见。
丁同学发现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很突出,向有关部门提出“加大宣传力度,如做公益广告、张贴宣传标语”的改善社会用字情况的书面建议。并自拟了“依法使用规范汉字,捍卫母语健康发展”的宣传标语。同学纷纷提出建议并拟写了很有特色的宣传标语。
针对上述情况,请你帮助解决以下问题:
⑴帮助甲同学再制定一个“调查社会用字情况”活动目标。(2分)
活动目标:
⑵帮助乙同学再设定一个活动步骤。(2分)
步骤四:
⑶修改划线句子,使活动步骤三设计合理,达到即分工又合作的目的。(2分)
修改:
⑷使用谐音字广告词的做法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2分)
看法:
⑸帮助丁同学再向有关部门提出一条改善社会用字情况的建议,并拟写一则宣传标语。(4分)
建议:
标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