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花.ppt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doc
《梦游天姥吟留别》习题.doc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及答案.doc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 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把握诗的内容和形式
过程与方法 了解诗人独特的艺术气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整体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强烈的情感
重点 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
难点 把握文中所体现的作者情感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教学环节
与活动设计
一、导入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时隔10个世纪,在封建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继披香草散步汨罗江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之后,又一位才高气逸的浪漫主义诗人向我们款款而至。他便是吟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李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首长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有“诗仙”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中,是唐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他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天宝二年,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四十二岁了,满以为可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因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次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年,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shàn 剡溪 嬗变 讪笑 舢板 B.jī 木屐 赍助 及笄 跻身
C.mínɡ 日暝 冥思 酩酊 香茗 D.zhé 折本 谪居 海蜇 蛰伏
2.下面的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瀛洲 剡溪 渌水 荡漾 青云梯 B.层颠 列缺 丘栾 石扉 水澹澹
C.倚石 青冥 訇然 魂悸 忽已瞑 D.长嗟 浩荡 霹雳 崩崔 谢公屐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 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
B.忽魂悸以魄动(惊动) 失向来之烟霞(先前)
C.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 虎鼓瑟兮鸾回车(回旋、运转)
D.迷花倚石忽已暝(睡着) 熊咆龙吟殷岩泉(震响)
4.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逐月华流照君 逐:逐渐 B.月照花林皆似霰 霰:雪珠
C.青枫浦上不胜愁 胜:承受 D.应照离人妆镜台 离人:离家在外的人
5.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①云霞明灭或可睹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 B. ①我欲因之梦吴越 ②蒙旧业,因遗策
C. ①且放白鹿青崖间 ②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D. 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②沛公安在
6.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情况与众不同的一句是( )
A.云青青兮欲雨 B.栗深林兮惊层巅 C.然而不王者 D.虎鼓瑟兮鸾回车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即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8.选出下面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 )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恢宏。
B.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虚实相间,把梦境与实境交织在一起,从而把梦境的难以实现,对远方人的思念烘托得缠绵悱恻。
C.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滟滟”句是想象,是说亲人随着滟滟江波不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