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约5530字。
教学设计
2 《老子》五章
[教学目标] .
1、弄清儒道思想的异同。
2、领略儒道互补的内涵。
3、体会儒道共存的智慧。
[学情分析] .
《儒道互补》的教学,本人安排了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学习《<论语>十则》,疏通文意,了解孔子生平,掌握儒家基本思想。
第二课时主要学习《<老子>五章》,疏通文意,了解老子生平,掌握道家基本思想。
第三课时主要是在前两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比较儒道两家思想的异同,领略儒道互补的内涵,体会儒道互补的人生智慧。
对高二的学生来说,对儒家的思想有所了解,而对道家的思想较为陌生,因此本人就以《<老子>五章》为脉络,以“和谐”思想为支点,和学生一起探究儒道两家思想的异同,领略儒道互补的内涵,体会儒道互补的人生智慧。
[重点难点] .
1、领略儒道互补的内涵。
2、体会儒道共存的智慧。
[教学过程] .
一、启程——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和”字演化的视频 .
提问:刚才大家看的视频就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活字印刷术的表演环节,向全世界展示了三个不同字体的“和”,从而展示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进程。然而为什么仅仅展示这个“和”字呢?
过渡: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待客之道——以和为贵,展示了我们的和谐思想。这种和而不同的思想主要来源于什么文化?
一般都会认为来自儒家,但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仅只有仅儒家追求吗?其实道家也追求和谐。那道家的和谐思想具体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以《<老子>五章》为脉络,一起踏上和谐之旅,去解读儒道文化,体会儒道共存的智慧。
二、和谐之门——基石不同:自然与秩序(比比看看) .
1、诵读:请大家诵读《<老子>五章》中的第一章。
2、提问:这一章主要谈的是什么内容?
3、探究: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这一章主要是开篇明义,阐述老子的核心概念“道”。而上节课我们主要弄清楚了这“道”的概念。那么在这“道”的概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