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素材库(19份打包
古文16--18.doc
成语16.doc
成语17.doc
成语18.doc
成语19-21.doc
成语共计24期.doc
古文19-21.doc
古文22-24.doc
古文25-27.doc
古文37--39.doc
古文40-42.doc
诗歌16-18.doc
诗歌19-21.doc
诗歌22-24.doc
文学常识25-27.doc
文学常识28-30.doc
文学常识31-33.doc
文学常识34-36.doc
文学常识37-39.doc
1.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出自《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如:这个商人~,把次品说成是优等品,欺骗消费者。含贬义,形容演讲选手,不合语境。
2. 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出自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如:但~,嫌疑难辩,万一已拘者畏法混供,也甚怕堂讯之下,玉石不分。(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一回)本句望文生义。
3.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出自《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如:谢山《鲒埼亭集》本欲仿此,然谢山殁后,其遗稿为杭世骏借去,~,后之编刻者,多未能如原恉也。含贬义,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望文生义。
4.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奔走呼号指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奔走:奔跑。呼号:叫喊。出自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南镇祷雨文》卷二十五:“守土官帅其吏民奔走呼号,维是祈祷告请,亦无不至矣,而犹雨泽未应,旱烈益张。”如:勇敢的国民,一经览到二十一条件,群以为亡国惨兆,就在目前,于是~,力图挽救。连动式;作谓语;指引
……
1.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意思说反了,应为“不负众望”。望文生义。
2.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形容对象错了。
3.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渐入佳境: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主体应是人,但句子语境为家具。形容对象错了。
4.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符合语境。
……
备用成语
1.不学好基础就急于做高难题目,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不可取
喧宾夺主: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换为“好高骛远”
2.“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空前绝后太绝对,与“又一”矛盾因为后面还有“神州”六号等
3.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峰回路转:回:回环。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形容山势回环曲折,现今也有用这个成语形容事情出现转机, 意味着有出路,和“绝境”矛盾。
4.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必须是人才,不是所有人
5. 企业的“老总”常常会面临这样一种尴尬:两种策划的捉刀人针锋相对,用了其中的一个策划,就可能伤及另一个策划提出者的自尊或积极性。
“捉刀人”意为代别人作文章,这里用来指代“策划者”不当。
1.45岁的奥巴马演说极具魅力,一尺水十丈波。在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就已在政坛造成一股旋风。
一尺水十丈波:一尺深的水掀起十丈高的波浪。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色彩不当
2.他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历经层层筛选,终于走到了飞行员选拔的最后一关,同来的二十多人只剩下他一人,这时已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成为萧何、败也萧何”指事情的成败.好坏完全出于一个人策划。不合语境
3.上中学时,老师在一次谈话中鼓励丁学良有机会要去哈佛读几年书,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丁学良就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去哈佛读社会学的博士。
“一语成谶” 谶: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一般指一些“凶”事,不吉利的预言。一语成谶,就是不幸言中不吉利的事情。不合语境。
4. 多年来,科考队员一次次来到那冰雪覆盖、险象四伏的南极大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