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约3320字。
教学设计
图片两组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图片进行个性化解读鉴赏的能力;
2、唤发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的情感体验,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合理推断的思维能力等。
【学情分析】
图片两组》的学习方式是开展活动体验,结合品评记录战争主题的图片,感受战争中人的命运,理解世界人民祈祷和平的愿望。对于这一主题的理解,学生的感受并不深刻,需要教师多方引导;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来解读图片,能够为图片加上符合其内涵的小标题,配写符合图片情景和主旨的解说词,以提高鉴赏图片的能力
【重点难点】
如何鉴赏图片并组织语言解读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拍照,然而真正的摄影是有知识和学问的。只有学会欣赏优秀的图片才可能拍出优秀的图片来,那么在读图的时候我们应该掌握哪些鉴赏技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学如何解读图片。
(多媒体展示一战二战科索沃战争的损失“统计表”,再让学生观看集中营死难者的尸体堆积如山的“现场图”,通过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图片给人带来的最直观最能引发人想象的特殊效果)
【讲授】
二、展示解读图片的技巧
*了解图片发生的 背景
*突出图片展示的 主体
*抓住震撼人心的 细节
*揣摩图片人物的 心理
*反映图片作者的 意图
*注意图片构成因素之间的 关系
三、再读图片,感悟鉴赏。
1、师生共同鉴赏第一幅图片。
(1)、画面最震撼你们的是什么? (投影:王小亭拍摄的上海火车站废墟中的小孩)
生1:凌乱的废墟。
生2:小孩的哭泣
生3:身上的血
师:很好,第一个同学注意到了图片的背景,第2第3位同学注意到了细节 。
师(补充背景知识):课文的文字背景告诉我们,王小亭在拍摄了这张照片后,他的双脚浸透了鲜血,还有一个背景,我们也可以了解一下,当年,宋美龄访问美国,到美国发表演讲争取美国人民美国政府支持抗日的时候,正是带着这张照片去的,可以说,这张照片最终让美国人民愤怒了,也最终让日本人愤怒了,由此可见这张照片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