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130字。
第13课 春之声
1.走近作者
王蒙,河北人,1934年10月生于北平。当代作家,曾任中国文化部部长,同时也是一个作家、文化活动家,被称为“最新文艺思潮的代表作家”。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这篇小说成为5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朵奇葩。此外,王蒙还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的《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风筝飘带》和《布礼》等,被文坛称为王蒙的“集束手榴弹”。小说《春之声》是王蒙借鉴“意识流”创作手法的代表作,更是被誉为新时期中国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
2.相关知识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兴起,20—3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种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的特征是:不注重外部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行动的表现及情节的连贯与完整,而致力于表现人物意识的流动状态;打破传统小说按情节发生次序或逻辑联系而形成的直线发展的结构,不受时空或逻辑制约,时空跳跃、多变;多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象征和暗示等表现手法。这些手法在现代小说中被广泛采用。
1.注音
(1)涟漪(liányī) 风尘仆仆(púpú)
高亢(kànɡ) 咀嚼(jué)
铁砧(zhēn) 熙熙攘攘(xīxī)
晕眩(xuàn) 怏怏(yànɡyànɡ)
偌大(ruò) 瞑目(mínɡ)
忏悔(chàn) 喧嚣(xuānxiāo)
筵席(yán) 贫瘠(jí)
瓦瓴(línɡ) 揿动(qìn)
无恙(yànɡ) 哞(mōu)
醪糟(láo) 扒窃(pá)
地痞(pǐ)
(2)缝缝隙(fènɡ)缝补(fénɡ) 搁耽搁(ɡe)搁不住(ɡé)
2.写对字形
(1)寒xuān(暄)xuān(喧)嚣 (2)针jiǔ(灸)脍zhì(炙)人口
(3)和xù(煦)xīxī(熙熙)攘攘
追本溯源,巧记汉字
“肉”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形体,像一块肉形,中有纹理。小篆的形体,肉中的纹理更明显。“肉”的本义是动物的肌肉,可引申为蔬菜瓜果等去皮去核后中间可食的部分,如“枣肉”“龙眼肉”。
“肉”是个部首字。“肉”作偏旁时,只有少数写作“肉”,绝大多数写作“月”,与“月亮”的“月”混同了,但在字义上还是能够识别的。凡与月亮或明月有关的字,同“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