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40字。

  江苏省黄桥中学校本资料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安史之乱”及中唐的重大政治事件对诗人的人生及诗歌风格的影响。
  2、能够了解本专题诗人及其作品所代表的风格特征。
  3、初步体会中唐诗歌风格的多姿多彩的风貌特征。
  教学设想:
  中唐诗坛流派众多,风格多样,以开拓创新为主要创造倾向。对本专题所选六首诗歌,可结合诗人的总体风格逐一进行鉴赏。教学方法以自学、讨论为主,诵读训练贯穿始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 解放注释了解作泽及背景。
  2、 指导阅读、感悟体会。
  3、 译释诗句,了解大意。
  (1)结合书下注释,同桌互相译释诗句,圈点疑问。
  (2)诗的前四句皆叙“左迁”,后四句转写“至蓝关示侄孙湘”。
  诗的开端直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第三四句申诉自己非罪远谪的愤慨,第五六句写征途中回望远瞻,流露出隐隐的悲哀,结句更加沉痛地表达了将会客死他乡的忧怨。
  (3)翻译大意。
  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贬往八千里外的潮阳。
  一心想替皇上消除国事中的弊政,哪里肯因为老病而顾惜残年余命。
  阴云遮蔽秦岭,不见家乡何处;大雪阻塞蓝关,征马不愿前行。
  我知你远道而来的心意,好为我收尸于瘴气弥漫的岭南水滨。
  4、 讨论交流。
  (1)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2)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感受的?
  明确:(1)肯将衰朽惜残年。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
  (2)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达这种情感。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上一句是回顾,诗人不独系念家人,亦伤怀国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5、 课文小结
  这首诗叙事高度概括,写景境界开阔,抒情真挚动人,三者融合一体,形成了悲怆壮美的艺术效果,读来令人感慨不已。
  面对诗人此种情形,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以为该如何处理这种问题,又该以何种心态来面对呢?
  二、学习《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1、结合注释了解作泽及写作背景
  2、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纹身的地方,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3、问题研讨
  寓哀情于哀景是本诗一大特点。说说诗人是如何以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