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31小题,约8630字。

  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语文           2016.1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 Ⅰ 卷
  一、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题。每题3分,共18分。
  19世纪之前的西方文学产生了许多文学巨人,他们习惯于在小说中对人物的思想进
  行连篇累牍的辩晰。当关汉卿、曹雪芹、蒲松龄创作了值得世代中国人引为骄傲的不朽
  名著时,西方的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雨果们也在创造着同样辉煌的篇章。那一部部脍
  炙人口的文学经典必将穿越今后的无数世纪,始终照彻人类历史的夜空。
  那么,究竟哪些作品能称得上文学经典呢?正如那些公认的不朽名著所明白  甲
  (昭示/揭示)的那样:文学经典指的是那些最能反映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图景,反映人类生存的普遍境遇和重大精神命题,反映人类的困扰与绝望、焦虑与梦想的创作。这是了解一个时代最应该阅读的作品,正像了解中世纪的意大利必须读但丁,了解文艺复兴时代的英国必须读莎士比亚,了解十九世纪的法国必须读巴尔扎克和雨果一样。另一方面,西方文学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思想家层出不穷的时代。一个个思想的巨人在作品中提供了堪称人类最深刻与最博大的思想,探究了人类生存的处境,追问着存在的基本问题,他们为我们酣畅淋漓地展示着文学经典的思想魅力。
  博尔赫斯则这样界定经典:“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
  是世世代代的人   乙  (出于/鉴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密的忠诚阅读的
  书。”这是从读者阅读的角度提供对经典的界定。博尔赫斯启迪我们,经典不是卷帙浩繁的图书馆中那些蒙着厚厚的灰尘让人望而生畏的大部头,而是那些与读者的种种需求息息相关的鲜活的文学话语。
  《堂•吉诃德》《悲惨世界》《瓦尔登湖》等文学名著的阅读都是我们与文学大师笔下的不朽思想和经典人物进行心灵对话的   丙  (范本/范例)。例如《瓦尔登湖》提供了一个孤独的隐居者在与大自然的晤谈的过程中同时与心灵对话的忠实记录。这样的对话,慰藉了此后一代代的孤独者。
  我们今天面对文学经典,重要的不是对经典的顶礼膜拜,恰恰是以平等的心态与人
  类思想的先行者及其阐释者进行对话。尽管这种对话过程注定是艰难的,但是经典的意
  义正在这里,                         。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连篇累牍(dú)         辩晰
  B. 卷帙浩繁(zhì)           正像
  C. 提供(gōng)           神密
  D. 慰藉(jí)      晤谈
  2.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揭示  出于   范例     
  B. 昭示  鉴于   范本
  C.揭示  鉴于   范本    
  D.昭示  出于   范例
  3.文中用“       ”标明的四个成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A.脍炙人口   B.层出不穷   C.酣畅淋漓   D.顶礼膜拜
  4.与第一段末“人类历史的夜空”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他惊奇地发现,在那里,蔬菜竟然跟水果一样贵。
  B.每次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好像回到了少年时代。
  C.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D.希望的肥皂泡越吹越大,最终在眼前瞬间破灭了。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奥地利作家塞万提斯塑造的堂•吉诃德既心怀理想、勇往直前,令人感动;又脱离
  实际、盲目蛮干,令人发笑。 
  B. 法国作家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描写了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猛烈抨击了资产阶级法律的虚伪,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画面。     
  C.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所作的《水浒传》是章回体小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 “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D.欧阳修是北宋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也是 “唐         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6.文章末段横线处填入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不仅会带给你艰辛的思索和思想的领悟,而且会许诺给你轻松愉悦的阅读快感
  B.它不仅会许诺给你轻松愉悦的阅读快感,而且会带给你艰辛的思索和思想的领悟
  C.它不会带给你艰辛的思索和思想的领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