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2道题,约11490个字。

  通州区2015-2016第一学期初三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2016年1月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基础•运用”部分的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5分)
  1.某校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性语文学习活动,如参观文字博物馆或走进大学校园。请欣赏某校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拍下的北京四所大学的校徽,完成(1)—(2)题。(4分)
  (1)指出运用“人”字的象形字体巧妙构图的选项。(多选项)(2分)

  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C.人民大学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请将你选出的某一所大学校徽作简要赏析。(2分)
  答:
  2.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第(1)—(3)题。(共6分)
  (1)阅读连环画,选出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①得心应手(yìnɡ) ②全神贯注 ③晃然大悟   ④奔流不息(bēn)
  B.①得心应手(yīnɡ) ②全神惯注 ③恍然大悟   ④奔流不息(bèn)
  C.①得心应手(yìnɡ) ②全神贯注 ③恍然大悟   ④奔流不息(bēn)
  D.①得心应手(yīnɡ) ②全神惯注 ③晃然大悟   ④奔流不息(bèn)
  (2)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一直传扬着许多动人的友谊故事。请选出上面连环画6—9幅讲述的故事。(2分)
  A.管鲍之交 B.知音之交 C.忘年之交 D.刎颈之交
  (3)结合连环画的前后语境,补充第3幅画面内容。(2分)
  答: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共4分)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中国戏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许多成语、俗语的产生都与戏曲有关。同时,戏曲中的“戏”字的意义也得到了延伸。
  (1)“戏”字随着时代的发展,本义有了多样的引申,阅读图示,选出分别符合“戏”字四种引申义的选项。(2分)



  A.①戏剧②戏弄③戏言④儿戏 B.①戏剧②戏言③戏弄④儿戏
  C.①儿戏②戏言③戏弄④戏剧 D.①戏言②戏剧③儿戏④戏弄
  (2)下列成语和俗语都与戏曲有关的一项是(2分)
  A.粉墨登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B.妙手丹青 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C.字正腔圆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D.插科打诨 行百里者半九十。
  4.某校举办校庆的前夕,有四位校友给联络处的老师发来了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是(2分)
  A.校友甲:获悉贵校举办校庆,甚喜,届时定莅临出席。
  B.校友乙:因公务繁忙,参加校庆恐耽搁大事,特此通知。
  C.校友丙:虽身体欠安,但也要不得不前往母校列席,特此告知。
  D.校友丁:因家父病危,故不能赶到母校参加校庆,敬请谅解。
  5.下面材料选自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初中历史教科书,请你结合材料内容用短语概括百团大战的特点。(共3分)
  【材料一】
  1939年冬以来,日军推行“囚笼政策”,企图以铁路为链、碉堡为锁,压缩围困根据地。正太铁路是日军“囚笼政策”的重要支柱。日军妄称正太路沿线是“不可接近”的地区。为此,八路军总部积极酝酿打击正太路的作战计划,以打破日军的封锁、打通各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同时切断山西日军的运输补给线。
  三个半月中,我敌后军民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多次,击毙伤日军2万多人、伪军5000多人;俘日军280多人、伪军1.8万多人;破坏铁路900多里、公路3000里;破坏桥梁、车站258处;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
  【材料二】
  答:
  6.默写(共6分)
  (1)“爆竹声中一岁除,”描写了正月初一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的情景。(王安石《元日》)
  (2)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写下了“,”(《水调歌头》)的美好祝愿。
  (3)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王维的诗句“,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提到了登高和插茱萸这两个习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