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第3单元
第10课 阿Q正传(节选).doc
表达交流3.doc
第10课 阿Q正传(节选).ppt
第11课 变形记(节选).doc
第11课 变形记(节选).ppt
第12课 失街亭.doc
第12课 失街亭.ppt
第13课 棋王(节选).doc
第13课 棋王(节选).ppt
第9课 宝玉挨打.doc
第9课 宝玉挨打.ppt

  第9课 宝玉挨打
  1.走近作者
  曹雪芹(约1715—约1763),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曹雪芹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雍正初年,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乾隆二十七年(1762),其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之中,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
  2.相关知识
  章回小说:长篇小说的一种, 是分章回叙事的白话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是其主要特点。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说话人不能把每段故事有头有尾地在一两次说完,必须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的一回。在每次讲话以前,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从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看官”“且听下回分解”等字样,可以看出它和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宋元长篇话本已具有章回小说的雏形。长篇话本篇幅较大,为讲述方便,实行分卷分目,每节标明题目、顺序,这是小说最早的分回形式。经长期演变完善,至明末,章回小说的体例正式形成。这个时期创作的小说,用工整的偶句(也有用单句的)作回目,概括这一段落的基本内容。明清至近代,中国的中长篇小说普遍采用章回体的形式。现当代的一些通俗小说也仍在沿用此种形式。
  1.注音
  (1)嗐(hài)    葳葳蕤蕤(wēi)(ruí)
  怔(zhēnɡ)呵呵   身亡命殒(yǔn)
  惶悚(sǒnɡ)       思忖(cǔn)
  见谕(yù)         草芥(jiè)
  讹(é)传          金钏(chuàn)
  暴殄(tiǎn)  啖(dàn)指咬舌
  焙(bèi)茗  优伶(línɡ)
  婢(bì)女  酿(niànɡ)
  弑(shì)君  孽(niè)障
  (2)盛盛(shènɡ)产盛(chénɡ)饭  遂半身不遂(suí)遂(suì)心
  2.写对字形
  (1)sī(厮)打sī(撕)扯  (2)闲xiá(暇)xiá(遐)思xiá(瑕)不掩瑜
  (3)xián(嫌)弃qiàn(歉)疚qiān(谦)让
  追本溯源,巧记汉字
  “刀”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形体,上像刀柄,下像刀头。金文和小篆都像一把刀形。“刀”的本义是兵器,也有一种钱称为“刀”或“刀布”。
  “刀”是个部首字,有“刀”和“刂”的两种写法:
  ……
  第11课 变形记(节选)
  1.走近作者
  卡夫卡,1883年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时期的布拉格,父亲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商人,性格暴躁,精力充沛。卡夫卡却自幼体弱多病,爱好文学,无法达到父亲对他的期望。迫于父命攻读法律,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后在业余工伤事故保险所任职直至病退,1924年逝世。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变形记》《判决》《司炉工》《在流放地》《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等。还有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和《城堡》。其中《变形记》和《城堡》是其代表作。
  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与普鲁斯特、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2.相关知识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表明自己绘画有别于印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词。后德国画家也在章法、技巧、线条、色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创新”,逐渐形成了派别。后来发展到音乐、电影、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
  卡夫卡的创作旺盛期正值德国表现主义文学运动的高潮时期。他的短篇小说《变形记》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典型之作。表现主义的创作主张是遵循“表现论”美学原则而与传统现实主义的“模仿论”原则相对立的。它反对“复制世界”,即不把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作为真实的依据,而主张凭认真“观察”和重新思考去发现或洞察被习俗观念掩盖着的,而为一般人所不注意的真实。
  1.注音
  (1)穹(qiónɡ)顶  晦(huì)气   重(zhònɡ)听
  攒(zǎn)钱  渺(miǎo)茫  差(chā)池
  忿懑(fèn mèn)
  (2)槛直栏横槛(jiàn)门槛(kǎn) 扎扎(zā)腰带扎(zhā)手挣扎(zhá)
  2.写对字形
  (1)ruò(偌)大nuò(诺)言       (2)zhèn(震)耳欲聋zhèn(振)聋发聩
  ……
  第13课 棋王(节选)
  1.走近作者
  阿城,本名钟阿城,四川江津人,中国当代作家。其作品集《棋王》,由作家出版社作为“文学新星丛书第一辑”出版,共包括三个中篇(《棋王》《树王》《孩子王》)和六个短篇(《会餐》《树桩》《周转》《卧铺》《傻子》《迷路》)。
  2.相关知识
  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代表作家作品有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贾平凹的《商州系列》等。
  1.注音
  (1)倪(Ní)斌 攥(zuàn)起手 兴(xīnɡ)奋
  发噱(xué)  对峙(zhì)  伺(cì)候
  差(chā)池  抻(chēn)衣服  咳嗽()
  滞(zhì)气  黏(nián)液  囿(yòu)
  半晌(shǎnɡ)
  (2)和和(hé)棋唱和(hè)和(huò)药和(huó)面暖和(huo)和(hú)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