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7450字。

  江苏省无锡市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2016.1
  命题单位: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制卷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教诲(huì)   给予(jǐ)     文采斐然(fěi)   装模作样(mú)
  B.纨绔(kù)    敕造(chì)    不屈不挠(ráo)     翘首以待(qiáo)
  C.坍圮(qǐ)    亘古(ɡèn)    面面相觑(qù)    凝眸远眺(móu)
  D.颤动(chàn)  粗犷(kuànɡ)  锱铢必较(zī)    含英咀华(jǔ)
  2.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3分)
  A.震憾   陷阱    费尽心机    莫名其妙   
  B.抉择   熨帖    一愁莫展    至高无上   
  C.萦绕   发轫    百无聊赖    天作之和   
  D.急躁   寒暄    汗流浃背    古色古香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              之强烈出乎意料。
  (2)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太不礼貌了吧。
  (3)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             。
  A.反映   不免     无可非议   B.反应    未免     无可非议
  C.反映    未免     无可厚非   D.反应   不免      无可厚非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阅读文学经典,可以从人类优秀的文化宝库中探求真知
  ②增长生存、发展和成功的智慧,提高个人的素养和气质
  ③蕴涵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精神的精华
  ④它包括道德、伦理、宗教、哲学、历史、心理、艺术等人文方面的广泛内容
  ⑤经典是民族文明和人类文明的结晶
  ⑥从而提高整个社会公民的文化素质
  A.①②⑥⑤③④              B.①④③⑤⑥②
  C.⑤③④①②⑥              D.⑤④③①⑥②
  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林黛玉进贾府》介绍人物笔法多变。对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详写,对邢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姐妹略写;对贾母、王熙凤实写,对贾政、贾赦虚写,对贾宝玉则是虚实结合。
  B.《边城》寄寓了沈从文“美”与“爱”的文学理想:翠翠是美与爱、自然与神性的最高结晶;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悲剧,既反映出湘西淳朴善良的人性之美,又反映出他们在“自然”“人事”的变故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C.《三国演义》中,王允为除掉董卓,巧使连环计,让董卓和吕布为争夺貂蝉而发生冲突:他先把貂蝉纳为义女,将董卓请到家中,把貂蝉献给董卓;几天后,他又把吕布请到家,再把貂蝉许给吕布;然后,他就把貂蝉送到董卓府中。
  D.《老人与海》中,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回的失败。但从另外意义上讲,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6.简述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情节。(5分)
  ▲                                                           
  7.根据下列相关提示在空格处填入适当的内容。(4分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