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小题,约5990字。
攀钢外国语学校(三中)月考试题(2005年10月)
一、基础与积累(满分27分)
1、给加点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0﹒25×12,共3分)
阔chuò  (   绰    )     乡huà n ( 宦     )   狡xi á( 黠   )      pì 美( 媲   )
j ū n裂 (   皲    )    wǎ n尔一笑( 莞  )    谮害(zè n  )        果脯( fǔ )
埠( b ù头  )      锃亮( zè ng)         压 轴题( zhò u  )    翘首(qiá o)

2.选择题。(10分)
(1)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B )
    A.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B.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2).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A、刚才放的那几首歌都不大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B、他爸爸是乐队指挥,妈妈是歌唱家,平日耳闻目睹,所以他也爱好音乐。
C、小明犯了错误总好狡辩,你说他一句,他就举一反三,还你好多句。
D、这本书的情节引人入胜,读起来真让人津津乐道。
(A.B、“耳闻目睹”似应“耳濡目染”;“所以他”也宜放在“耳濡目染”前。C、“举一反三”褒义,也不当。  D、“津津乐道”应“回味无穷”。)
(3)、下面的句子里没有语病的是(    D      ) 
A.用“光尺”测量几十公里长的距离,误差比人的头发还细几倍。 
B.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问题。 
C.故宫博物院新近展出了一批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D.倡议和领导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的是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
(.D.A.“细”不能说“几倍”。B.“免”多余。C.“两千多年前”与“新出土”换位。)
(4)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B   )
   ①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        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太阳被闷在厚密的云层里,拼命挣扎着想舒一口大气。然后有一天,“嘭”的一声,天空裂了,太阳      了乌云。夏天来了。
  ③是秋风,把叶子介绍给根须,使他找到了       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萌生春天的温床……
   ④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
     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A.明朗 钻出 延长 盖     B.朗润 迸穿 延续 卧
   C.明朗 跳出 延伸 积     D.朗润 挤出 延展 铺 
5.标点使用正确的是( C )
A.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B.       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去以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C.      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D.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3.古诗词填空。(7分)(每句1分,每错、漏、添一字扣0.5分,每句扣满1分为止。)
(1)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           。(中间小谢又清发)
(2) 风、花、雪、月是诗人笔下的常客。
我们从“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中,读出了风的凌厉和杜甫的无奈;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花的美丽和诗人的喜悦;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品味到雪带给诗人的独特感受;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看到了月引发了诗人的无限诗情。
(此题所填诗句符合题干要求即可。示例:
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课外)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注:“感时花溅泪”不合要求)
雪: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