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17130字。
银川一中2016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命题教师:叶红梅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试卷综析】
本套试卷难度适中卷面来看,难度适中,以高考考试题型为模式,考查全面,对今后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语段出题巧妙,论述类阅读选取了古代有关环境保护的文章,紧紧联系当前环境保护的现实。文学类文本“窗棂上挂串红辣椒”有关人的品质的探讨,引导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于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在设题方面,设题有一定的难度,题目设计比较合理,接近高考题型,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没有什么障碍,但要想全面的作答,并不容易。
2.语言知识运用
语言知识运用基本上涵盖了语文主要的基础知识点,从辨析病句到成语运用,均紧扣高考知识点。成语运用小题的几个成语比较常见,区分度较大,学生答题的准确率较高。
第10题默写名句,全是课本的名句,要求默写的都是耳熟能详的诗文名句,难度不大。此题用于测试学生的识记能力,平时只要认真背诵的学生都能拿满分,但有的学生读书不认字,写错别字的不少。
3.作文
本套试题的作文是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能力,体裁不限,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题文】M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自然环境保护法规及其配套措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夏商周三代。夏禹曾下禁令:“春三月,斧斤不登山林,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数罟不入川泽,以成鱼鳖之长。”西周时期曾颁布《崇伐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这些也许可称之为世界上最早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了。但形成法律条文,当首推秦王朝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