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670字。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时评”2016年1月号第7辑
整理 fcs2002
1. “老人让座”是一种文明互动
2. “酒杯清洗费”可气不可怕
3. 15元盒饭藏着卖咋成了潜规则?
4. 留守儿童救助金怎能花钱无痕?
5. 报团旅游回家暗藏法律隐忧
6. 正视“15元盒饭”背后的真实民意
7. 解决问题远比砸烂“贪官碑”更重要
8. “扔卡注销”不该是银行卡的“归宿”
9. 卖药APP如何才能让顾客“感冒”?
10. 禁止花钱发论文关键要改革学术评价标准
11. 地名命名,生活于斯的人最有发言权
12. “积极暂停”只能消极化解教育代沟
13. “最优秀”炒货店被罚,消费者为何不买账?
14. 社会不能是“晕倒哥”们飙戏敛财的大舞台
1. “老人让座”是一种文明互动
作者:张西流
车厢里因座位而引发的或糟心或暖心的事每天都在上演。近日,有乘客在6号线上目睹一对爷孙为抢座位辱骂孕妇,也有人在1号线上看见一名七旬爷爷让座给年轻人。老人说:“年轻人上班太累 我站会儿没什么”。(1月12日《都市热报》)
尊老爱幼是一个文明社会所倡导的公序良俗,具体到公交车让座问题,毫无疑问大家都会认同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尽管现实生活中呈现出各种不堪的现象或争议,但至少人们在认知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这位七旬老人给年轻女孩让座,似乎是给年轻人出了一道道德难题。然而,从老人们的善意初衷来看,这首先表现出了老年人的一种姿态,或者说是对年轻人让座的一种回馈。
事实上,年轻女孩不好意思地落坐,表明大多数年轻人对于老年人让座的善意,既感激又忐忑。毕竟,尊老和关爱弱者,是社会认知的公德。如果年轻人坐下了,似乎与基本的社会公德不符,甚至南辕北辙。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不会接受老人让座,但老人们善解人意的关怀,给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增添了一丝暖意,依然值得年轻人感动,将会激励他们今后主动让座。
然而,让不让座是道德问题,并非法律的约束。理论上讲,大家都是买票坐车,并不存在让座的问题,让座全凭个人意愿。谁应该给谁让座,本身是个人对社会公德的认可或不认可的道德范畴,老年人给年轻人让座,也是一种认知和品德,但并非是社会公认的一种道德规范。这与极少数老年人动辄就倚老卖老,强迫别人让座相比,显然更值得尊敬和感动。然而,既然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那么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实质上就是扶助社会弱者,理应成为社会主流现象,而得以倡导和鼓励。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城市为鼓励让座,花样百出:有的搞有奖刺激,有的设立“让座日”,有的欲立法来规范,有的甚至出台规定,对不让座者实施实名曝光等各种惩罚措施,令人错愕不已。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处处能体会到对弱者的关怀,应该倡导一个文明礼让的社会风气,任何强制性的规定,对道德层面的问题进行强制执行,其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甚至是不道德的。因此,七旬老人给年轻人让座,其真正意义在于提醒人们:营造一个相互关心、相互扶助的社会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社会义务,理应引起道德共鸣。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是一种责任;而老年人给年轻人让座,则是一种激励。(张西流)
2. “酒杯清洗费”可气不可怕
作者:叶祝颐
市民马先生发帖称,自己去南京新街口芳芳法餐厅就餐,因为自带酒水,餐厅不仅收取酒水开瓶费,还每个杯子收取了二十元的“清洗费”。马先生认为,自己遭遇了南京版的青岛大虾事件。芳芳法餐厅方面则认为,这和青岛大虾事件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在收费前已经告知了消费者,做到了明码标价,不存在价格欺诈。(1月12日《金陵晚报》)
工商部门曾屡次炮轰餐饮行业霸王条款;最高法院明确表示餐饮行业中的“禁止自带酒水”属霸王条款。尽管餐厅认为已经告知消费者,但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