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6440字。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HB或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35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共21分,每题3分)
1. 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滂沱(páng) 遒劲(jìn) 衍(yǎn)生 阴差(chà)阳错
B. 摒弃(bìng) 镌刻(juān) 绮丽(qǐ) 茕(qióng)茕孑立
C. 稽首( qí ) 糙(cāo)米 扁(piān)舟 卓(zhuó)有成效
D. 瘦削(xiāo) 佝偻(yǔ ) 墓穴(xué) 初露(lòu)头角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是( )
A.想象 一筹莫展 虚无缥缈 拭目以待 防患未燃
B.坐镇 皇天后土 甘拜下风 蜂涌而至 责无旁贷
C.手饰 摧心折骨 民生凋敝 唉声叹气 亟不可待
D.噩梦 夜阑人静 谈笑风生 食不果腹 平心而论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是( )
(1)空中发生了强烈的 ,犹如军号的一声巨响撕裂了我所在的天地。
(2)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 了。
(3)一切归于平静,我孤独无依,悄悄地融入云层的 之中。
(4)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不在 的唇上,舐舐那冷雨。
A.震动 凄迷 静穆 渴望 B.振动 凄婉 肃穆 盼望
C.振动 凄迷 静穆 渴望 D.震动 凄婉 肃穆 盼望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是( )
A有些女子,天生丽质,妩媚娇柔,偏偏由于命运的阴差阳错,竟降生于清寒的工薪家庭。
B.他用了虔诚的爱情作画,在四年的光阴中,他令音乐家、名曲家、戏剧家围绕着模特儿,使她的心魄永远沉浸在温柔的愉悦之中,使她的美貌格外露出扣人心弦的诱惑。
C.因为,这种事是不大可能发生的。以我看来,即使未雨绸缪,居安思危,也还看不到其现实的可能。
D.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大约1500年左右,莱奥纳多挟了这件稀世之宝到法国,即被法王弗朗西斯一世以12000 里佛买去。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这次事故的原因确实是该企业内部在给宿舍区更换供电线路时将线路接错造成的。
D.这种新研制的牙膏香气浓郁,清新爽口,去污洁齿力强,而且不损伤牙釉质,能保持牙齿洁白光亮,深受消费者喜爱。
6.对以下语句中修辞手法的使用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比喻、拟人)
B、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比喻)
C、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
D、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比喻、对偶)
7. 对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诗》、《书》、《礼》、《易》、《左传》和《乐》六种经书。
B.中国古代阴历每月初一称“晦”,十五称“望”,十六叫“既望”,月末一天称“朔”。
C.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契诃夫、欧•亨利和马克•吐温。
D.“二十四史”指旧时称为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其中前四史是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
二.课内文言基础知识(共8分,每题2分)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是( )
A.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何可胜道也哉!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