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8500字。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命题人:陈兆辉 审题人:夏光民 2016.01.11
考试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部分(选择题)和第Ⅱ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1-11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相应位置处,答在试卷上不给分。
3.主观试题用黑色或蓝黑色的钢笔或中性笔誊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超出答题区域的内容不给分。
4.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上交。
第 Ⅰ 部 分 (选择题)(22分)
一、基础知识。(16分,每小题2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目前家政市场从业人员 ,矛盾纠纷层出不穷,保姆雇主孩子都很受伤,面对如此混乱的市场业态,专家呼吁发展与管理规范需同步推进。
② 在网络文学极大丰富着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网络文学存在 的现象,不少网络文学作品缺乏深邃的社会意义、深沉的人生感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③ 我们成为世界加工大国,却没有太多的发明创造,假冒仿制盛行就是主因之一。劣质的假冒产品 ,不仅使消费者利益受损,甚至会使一个国家的信用体系受损。
A.良莠不齐 鱼目混珠 泥沙俱下
B.鱼目混珠 泥沙俱下 良莠不齐
C.良莠不齐 泥沙俱下 鱼目混珠
D.鱼目混珠 良莠不齐 泥沙俱下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是中国经济犯外逃最多的三个国家,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局将与中国警方联手查没中国贪官在澳的非法资产,这是双方史无前例的一次合作。
B. 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C.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是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D. 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央视在马年元宵节期间重磅推出了“中国谜语大会”,节目形式、内容都十分充实,再掀收视狂潮。
3. 从下列各句中的“红”来看,使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一组是( )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蜘蛛也惜春归去,网着残红不放飞。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C.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D.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上古时期姓氏来源多样,有以爵位为氏的,如“周阳”;有以国名为氏的,如“夏、秦、宋”;也有以官职、居住地、职业为氏的,分别如司马、太史、延陵、南宫、巫、陶等。
B. 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名家辈出,有以幽默、趣味著称的林语堂,有以反映现实生活著称的鲁迅,还有被称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的朱自清,更有在白色恐怖下寻找闲散安逸生活的郁达夫。
C. 女子出嫁叫“归”,《诗经•桃夭》中有“之于于归”句;古代丧服统称“缞绖”,根据亲疏关系有一定的区别,《郩之战》中有“子墨衰绖”句;古代君王自称“寡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烛之武退秦师》中有“是寡人之过也”句。
D.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尚书》《春秋》为代表的编年体史书;第二阶段是以《左传》《国语》为代表的断代史书;第三阶段是以《战国策》为代表的国别体史书。它们都是儒家经典。
5.对下列各句中通假字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益耆食。 (“耆”通“嗜”,嗜好)
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顺敬兄长)
B. 被发行吟泽畔。 (“被”通“披”,披散)
燕王拜送于庭。 (“庭”通“廷”,朝廷)
C. 乡师而哭。 (“乡”通“向”,面向,朝着)
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厉”通“砺”,磨,磨砺)
D. 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辟”通“避”,躲避)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趁着)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确实,的确)
B. 乃遂私见樊於期。 (私自)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回头看)
C.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计较,讲究)
老妇恃辇而行。 (依靠,依赖)
D. 争宠而心害其能。 (害怕)
惠王患之。 (担心)
7.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迟:意动用法,以……为迟)
B. 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继:作状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