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0道题,约8790个字。
南京市溧水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九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第一部分(27分)
1.请在米字格里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对联。(4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 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
(2)▲,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田家少闲月,▲。(白居易《观刈麦》)
(4)今夜偏知春气暖,▲。(刘方平《月夜》)(5)▲,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6)零落成泥碾作尘,▲。(陆游《卜算子•咏梅》)
(7)▲,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8)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
(9)在古诗词中,作者常化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达愿望。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两句以魏尚自比,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报国的愿望;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用窦宪燕然勒石为喻,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意。
3.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⑴须晴日,看红装素guǒ(▲),分外妖娆。
⑵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
⑶他把人的尊严赋予lí(▲)民百姓。他教导人,安抚人,教化人。
⑷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⑴红装素guǒ(▲)⑵气吞斗(▲)牛⑶lí(▲)民⑷萧索(▲)
4. 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A.文段开头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引发读者
的注意和思考。
B.文段中三个“读……,我……”构成排比,语势强烈,突出读书给“我”力量,让
“我”有更高追求。
C.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一句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
的惬意感受。
D.文段结尾句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阅读能使人内心世界更丰富、精神境界更
高尚的原因。
5.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内容提炼出一个观点。(2分)
【材料一】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节选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二】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节选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
6. 下面是小文和小武在读名著《水浒》后的的一段对话,读后请按要求填空。(5分)
小文:我很喜欢书里的人物。他们大都形象鲜明,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很多人物,都有共性。比如林冲和武松,他们都①。
小武:你说得对。不过我比较喜欢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他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他的事迹,如②,我很喜欢。
小文:林冲是不错,但他一开始过于忍让了。我还是更喜欢武松。作为下层英雄好汉,他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从为兄报仇开始,他③,一步步走上反抗道路,最有血性,最富传奇色彩。
⑴在①处填写一个体现林冲和武松两个人共性的四字词语:▲(1分)
⑵下列有两件属于林冲的英雄事迹,选出并将序号填在②处:▲(2分)
A. 沂岭杀四虎B. 雪夜上梁山C. 拳打镇关西D. 三打祝家庄E. 火并王伦
⑶下列事迹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在③处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斗杀西门庆
B. 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
C. 血溅鸳鸯楼,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
D. 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