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六单元同步训练+阶段评价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同步训练:5.1_清兵卫与葫芦_.doc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同步训练:5.2_在桥边.doc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同步训练:6.1_牲畜林.doc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同步训练:6.2_半张纸_.doc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同步训练:阶段测评三(第五、六单元).doc

  第五单元
  清兵卫与葫芦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葫芦(hú)   狭小(xiá)   呵斥(chì)   茶卤(lǔ)
  B.模样(mó) 摩擦(chā) 隐瞒(mán) 橘子(jú)
  C.纵使(zòng) 跃进(yuè) 吮吸(shǔn) 干涉(shè)
  D.绘画(huì) 檐廊(láng) 投掷(zhì) 乖觉(jué)
  解析:B项,“模”应读“mú”;“擦”应读“cā”。
  答案:B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哆嗦  古董  薪水  珊栏
  B.锤子  嘀咕  接洽  机械
  C.哺育  玷污  热衷  埋怨
  D.包庇  畸形  寄托  喘气
  解析:A项,“珊栏”应为“栅栏”。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是一个大工程,它需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养老社保并轨改革紧密结合。
  B.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求我们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C.美国国会预算局与去年年底发布报告指出:“财政悬崖”导致了美国失业率提高,增加了联邦政府财政风险,并且这些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很快解决。
  D.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热播后,“炸鸡和啤酒”不仅成为流行生活方式,就连剧中男主角在书房中常常阅读的《爱德华的奇妙之旅》,也成了不少观众的枕边书。
  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需要”后加“和”;C项,重复赘余,删去“短期内”或“很快”;D项,顺序不当,将“炸鸡和啤酒”调至 “不仅”后。
  答案:B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马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是极其温顺又充满野性魅力的动物。      ,       ,       ,       ,       ,       ,马已经成为力量与神奇的代表。
  ①还让人们有了敬马王、打马球、赛马等习俗
  ②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它帮人们种地运货,和人们一起南征北战
  ④作为六畜之首
  ⑤马是人类的朋友和伴侣
  ⑥千里马、老马识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
  ……
  第六单元
  牲畜林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逃难(nàn)    处分(chǔ)
  洞穴(xuè) 膘肥体壮(biāo)
  B.圈养(quān) 颤抖(chàn)
  马厩(jiù) 为之一振(wéi)
  C.折断(zhé) 蹩脚(bié)
  捕食(bǔ) 气喘吁吁(xū)
  D.苔藓(xiǎn) 剥皮(bō)
  琢磨(zhuó) 大腹便便(pián)
  解析:A项,“穴”应读“xué”;B项,“圈”应读“juàn”,“为”应读“wèi”;D项,“剥”应读“bāo”。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医生一再警告大腹便便的他得赶快减肥,否则势将百病丛生。
  B.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文化在每个家庭的传承,是家庭道德观的浓缩和规范,父母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要让下一代从小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风。
  C.安排大学生当村官就像播种一样,不能简单一撒了事,而要讲究依土依时播种,这样才能因人成事,从而确保选派的大学生都是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
  D.日前,未来免费WIFI覆盖全球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无数网民的心中炸开,免费WIFI覆盖全球究竟是现实,还只是美国人的一场南柯一梦呢?
  解析:B项,“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不能接宾语。C项,“因人成事”,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只能表贬义或自谦,此处望文生义。D项,“南柯一梦”,泛指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与“一场”重复。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阶段测评三(第五、六单元)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阅读题(共40分)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9分,每小题3分)
  “丹培拉”与东方意蕴
  程俊礼
  ①绘画材料与作品的画面品质及技法、语言有着紧密的联系。纵观西方绘画,材料几经变更,语言也从客观写实转向艺术家主观情感的自由表达。西方艺术家曾从日本浮世绘等亚洲艺术中汲取营养,但是对于中国画水墨意蕴和中国画所特有的精神情感的表意方式却鲜有深入探究。为了寻求更广阔的艺术表达空间,我尝试运用“丹培拉”这一西方传统绘画形式来表现中国画的意象韵味,以求赋予这一传统绘画形式以新的面貌,借此展开我的艺术探索。
  ②“丹培拉”是英语Tempera的音译,通常称作“蛋彩画”,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是欧洲最古老的画种之一。丹培拉主要以蛋清或蛋黄等易融水媒介作为绘画颜料的调和剂,有多种混合方式。它多水时薄如水彩,透明流畅;少水时则饱满沉稳,速干的特性适于多层次的细腻描绘。在中世纪基督教美术中,丹培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顶峰,16世纪随着油画的兴起逐渐衰退,但至今仍广为流传,成就了伦勃朗、波提切利、弗朗西斯科、安德鲁•怀斯等绘画大师和他们的传世经典之作,体现出丹培拉独特的艺术魅力。
  ③多层次的描绘让传统丹培拉绘画的制作过程耗时费力。但其速干的特性是否也适用于主观情感的即时宣泄?是否为表现中国画的意象韵味提供了可能性呢?我在艺术实践中常常思考,如何将丹培拉和中国传统绘画的思想表述相融会,如何以一种中国式的写意观,在丹培拉色彩的流动中表达个人生存体验和对大自然的审美解读。
  ④中国画强调“意在笔先”。“意”与意境、意象相关,是画家在情景交融的状态下物我合一的艺术表达。正是在“意”的挥写中,画家将自然的存在状态与人的生命形态进行了链接,就像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阐释一般。“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试图在丹培拉的色彩挥写中,追求客观描摹和主观精神的发挥中主客观统一的审美意境,体悟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在中国油画家主动追求油画本土化、民族化的今天,以丹培拉这一西方绘画形式追求中国传统文人画意韵的“西语式表达”,写“胸中逸气”,表“象外之意”。
  ⑤为此,我以中国式的写意形式,对适合细腻描绘的传统丹培拉绘画材料进行了颠覆式运用,在自然风景的描绘等艺术实践中,更注重色彩运用的直觉性、随机性,强调西方表现主义和东方表现性绘画异质同构的审美特质。我希望通过作品传达一种更加接近东方古典哲学精神的境界,在色彩的流动中,让西方的丹培拉更多一抹东方意蕴。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02月16日12版)
  1.下列关于“丹培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丹培拉是一种西方传统绘画形式,作者借它来表现中国画的意象韵味。
  B.丹培拉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通常称作“蛋彩画”。
  C.丹培拉绘画颜料采用的调和剂主要是蛋清或蛋黄等易融水媒介,有多种混合方式。
  D.丹培拉在中世纪基督教美术和文艺复兴时期发展并达到顶峰,16世纪逐渐衰退。
  解析:D项,混淆了时段,原文是“在中世纪基督教美术中,丹培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顶峰”。
  答案:D
  2.下列对丹培拉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原因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丹培拉有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成就了一批著名的绘画大师及其传世经典之作。
  B.具有适于多层次的细腻描绘的速干特性的绘画颜料让传统丹培拉绘画制作耗时费力。
  C.丹培拉绘画的速干性适于主观情感的即时宣泄,为表现中国画的意象韵味提供了可能。
  D.中国画家想对丹培拉绘画材料的进行颠覆运用创作更接近东方古典哲学精神境界的作品。
  解析:B项,这是丹培拉的不足;C项,将猜想说成了现实;D项,这是作者的一种希望。
  答案:A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西方绘画材料的变更,语言也从客观写实转向艺术家主观情感的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