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00字。
前度刘郎今又来——从2005年高考看“文学常识”的考查

(江苏省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  王广清  邮编:225700)

“文学常识”这一考点自2002年版的《考试说明》中开始打上星号后,悄然退出高考试卷。2005年“文学常识”考点再次列入考试范围。这一考点有三项考查内容: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作为一个新增考点,在借鉴往年题型的基础上,对这一考点的考查出现了一些新的题型,不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而是趋于多样性、灵活性、综合性。本文结合2005年高考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供2006年考生备考之需。
一、直接考查文学常识
    2002年之前的高考对文学常识的考查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作为一种常规题型,仍然有它的生命力。
[示例]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贾谊、欧阳修、苏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散文家,他们各自的代表作《过秦论》《伶官传序》《六国论》都是有名的史论散文。 
B.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都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西厢记》和《牡丹亭》。 
C.钱钟书是现代著名学者、小说家,代表作有学术论著《谈艺录》《管锥编》和长篇小说《围城》等。 
D.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是《变形记》。
(’05年重庆卷第5题)
[答案]  B项中对作家生活的朝代叙述有误,汤显祖是明代剧作家, 故答案为B。
二、结合作品(或作家)特色考查
不同的文学作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类,如:周立波《暴风骤雨》是与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并驾齐驱的反映土地改革的经典著作。东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英国著名的三姐妹作家:《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和她的两个妹妹《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艾格尼斯·格雷》的作者安妮·勃朗特。法国父子作家:大仲马(《三个火枪手》)和小仲马(《茶花女》)。文学上史上的两部《狂人日记》,作者一为中国的鲁迅,一为俄国的果戈理。考生平时要有意识地进行这样的积累。
[示例]填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中外名著常有一个精妙的开头语,例如俄国作家_________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国作家罗贯中的《_________》中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会,合久必分”。
(’05年浙江卷第18题)
[答案] 本题较有新意,考查考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列夫·托尔斯泰  三国演义
二、结合名句名篇考查
    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本身不能截然分开,将两者结合起来考查名正言顺,也便于从某一角度设置考题,命题较为灵活。
[示例]
1.(’05年湖北卷第17题)补写出下列一段话中空缺的部分。
     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①  ,送我至剡溪”;王维《   ②  》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③   《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     ④    ”。
[答案]①湖月照我影  ②山居秋暝   ③李清照   ④波心荡,冷月无声
2.(’05年辽宁卷第18题)填空
①中唐诗人      笔下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