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8题,约24660字。

  山东省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43分)
  一、(每小题2分,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
  曹操说:“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意思是说,唯有一醉可以忘忧。问题是酒醒之后又怎么办。其实就像曹操那样提得起放得下的枭雄,一手握着酒杯,仍然要叹“悲从中来,不可断绝”,也可见杜康发明的特效药不怎么有效。范仲淹说:“甲”反而触动柔情,帮起倒忙来了。酒果真能解忧吗?忧与愁,都在心底,所以字典里都归心部。酒落在胃里,只能烧起一片壮烈的幻觉,岂能到心?“乙”,还是李白讲得对,而李白是最有名最资深的酒徒。
  就我而言,读诗,不失为解忧的好办法。不是默读,而是读出声来,甚至纵情朗诵。忧从中来,五言绝句不足以抗拒。气焰较多回肠捭阖,效力大些。最尽兴的,是狂吟起伏叠宕的古风,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或“人生千里与万里”,当然要神旺气足,不得嗫嚼吞吐,而每到慷慨激昂的高潮,真有一股豪情贯通今古,太过瘾了。不过,能否吟到惊动鬼神的程度,还要看情绪是否(饱满/满足),气力是否(充沛/充分)。一个人独(念/诵),最为忘我。拿来当众表演,反而不能淋漓尽致,也许因为那种高吟的声调是我最私己的解忧方式吧。
  (选自余光中作品,有改动)
  1.文中加点词语的书写或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朗诵    回肠捭(bǎi)阖               B.枭(xiāo)雄    起伏叠宕
  C.资深    嗫(niè)嚼吞吐               D.气焰(yàn)    慷慨激昂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饱满    充沛    诵    B.满足    充沛    诵
  C.饱满    充分    念    D.满足    充分    念
  3.下列诗句填入文中甲、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B.甲: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C.甲: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举杯消愁愁更愁
  D.甲: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乙:举杯消愁愁更愁
  【答案】
  1.B
  2.A
  3.D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
  等。比如“充沛”和“充分”充沛:指充足。多指精神充沛。充分:充足(多用于抽象事物)。各有使用范围,
  题中之精神方面,所以用“充沛”。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题中,满足:对已得到的感到足够了。饱满:指丰满;
  充实;充足;充满感情的。题中对象是“情绪”,所以用“饱满”。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
  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
  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