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教学目的<br>
1.学习“焉”“是”“得”“相”等文言词语的用法。<br>
2.理解掌握文言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特殊文言句式,文言通假字,文言词类活用等知识。<br>
3.通过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br>
教学重点: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br>
教学难点: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br>
教学课时:二课时<br>
教学方法:文言教学三读法<br>
第一课时<br>
一.教学导入<br>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苏洵、王安石、欧阳修等宋代文学家的散文,对宋代散文的总体特点已有所了解,今天我们在学习苏轼的散文《石钟山记》,以进一步加深对宋带散文的理解。<br>
二.作者作品与写作背景<br>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书法和绘画的造诣也很高。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br>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