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20字。

  活动:  “史”去“活”来   
  -----《淮阴侯列传》“活动”教学案例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高中语文组  顾艳萍
  【关 键 词】 
  生本理念   活动   文言基础   思维能力   表达能力   生命成长
  【案例背景】
  “新课程理念”“课程改革”“生本意识”“知识与能力”等名词术语,做老师的大都耳熟能详了,可是真的是“知易行难”。
  多年来,我们对“文言文”的定位,大多数老师在立足“提高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点进行的大多是“言”的梳理和记忆,而“文”则蜻蜓点水,甚至忽略不记,这种现象在初中尚能理解,而到了高中,有点本末倒置或者说是主次颠倒的感觉----尤其用此方法来处理高中史书中的精华《史记》 则不免有点糟蹋粮食的感觉。
  本来最接近学生心灵的语文学科却因为应试的怪魔将其异化成了一块过时的“鸡肋”,语文课上“老师,天花乱坠;学生,昏昏欲睡”;语文课上“学生光哼”,语文课下“学生狂奔”;------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当“生本教育”的理念再度“春风又绿江南岸”时,我们该乘胜追击,用丰富多彩的“学生主体活动”去根除文言教学的课堂 “万马齐喑”的尴尬,让万马在《史记》的原野里齐欢腾,散发出生命本有的活力!
  【案例设计】
  学生到了高二,阅读积累了大量的文言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尤其是经过《史记》很多篇目的研读过后,他们对于传记类文章的阅读能力应该说有了较大的提高,基于这个前提,对于“言不甚深”的《《淮阴侯列传》》不打算采用知识串讲为主的静态的授课方式,而采用系列活动的形式来动态地来达成教学目标。
  一、 1-3段,“苦哉,韩信!”,活动:从“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
  二、4-7段,“奇哉,韩信!”,活动:特约军事评论。
  三、8-12段,“冤哉,韩信!,活动:做大法官,我为韩信把案翻。  
  【案例描述】       
  “苦哉,韩信!”
  活 动 一:从“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
  活动流程: 1、大家谈:伟大人物的早年生活
  2、举三反一:分析后来的命运与人物早年生活的内在关系
  3、举一反三:我的童年与我的性格、命运之间的关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