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90字。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李达梅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杜甫诗三首》中所寓含的杜甫的漂泊情怀。
  2.联系杜甫的生平经历,朗读品味三首诗歌,着重理解杜甫诗中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
  3.背诵《杜甫诗三首》,并体味杜诗的整体风格——沉郁顿挫。
  二、教学方法
  采用朗读法、整合法、概括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来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感受能力,并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来增强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从小便立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政治抱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35岁以前都在读书和游历,饱读了诗书,开阔了眼界,可以说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做了充足的准备。然而杜甫到长安待了十年也只不过做了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相当于仓库管理员)。不久“安史之乱”爆发了,杜甫从此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漂泊生涯,他先后转辗西南各地,后来又举家东迁,在从成都漂往湖湘一带时,中途在夔州滞留了两年,此时经历过多次漂泊后流寓到夔州的杜甫,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怎样?他当初的政治理想发生动摇了吗?此时的杜甫每天心里在想着什么?从《杜甫诗三首》我们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内心情怀?
  二、朗读诗歌,初步感悟诗意
  铺垫:课前要求学生早自习认真预习三首诗歌,注意字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