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680字。
5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背诵三首诗歌,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3、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愤激之情。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5、了解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解决方法
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建议学生课前完成三首诗的背诵任务,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以便较快进入对诗作的理解,将教学重点放到把握、分析意境方面。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联想和想象是填补艺术空白、品赏意境的好办法。就这一点,教师在精读课上要做出示范。
3、补充史料,做好总结。论世知人,有利于理解诗歌。教师可提供适当的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
【学前预习】
一、文体常识: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说白了,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每首诗有多少句,每句有
多少字,如何押韵,都没有规定。为了便于大家掌握,我们以唐代为界来说。唐代以前的诗
都是古体诗,这包括《诗经》中的诗、《楚辞》中的诗、《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诗歌、
陶渊明的诗歌等。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也写了许多古体诗,比如李白写的《古风五十九
首》。一般来说,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也就是说,
诗题中凡出现“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
《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唐代初年正式形成。它包括绝
句、律诗、排律。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
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
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
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排律十句以上,像律诗一样,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对仗,
押韵也和律诗一样。近体诗用字还要讲究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举
例来说,我们所熟悉的杜甫的《客至》《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都是十分典型的
律诗。
二、默写杜甫的名言警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三、阅读下面文字,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杜甫 (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
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